昨日上午,来自电影界、文艺界、电影院校、电影企业,以及历届评委、外籍影人、影迷、媒体、工作人员等各界人士相聚一堂,在“光影筑梦—SIFF20”上海国际电影节20届座谈会上,一起进行回顾和展望。电影导演贾樟柯、曹保平、万玛才旦、刘杰、电影表演艺术家秦怡等人,纷纷讲述了自己与上海国际电影节的“缘分”。
对于昨日与会的几位导演来说,大多数人的处女作都是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得到了肯定。贾樟柯还提出建议称:“希望电影节能在以后给予创作本身更多一点讨论,让电影节为公众生产出更优质的原创内容。”
对于很多年轻的电影人或者新的电影工作者来说,能进入上海国际电影节项目创投单元,意味着可以和市场与投资接轨,这也导致了部分年轻影人的“着急”状态,希望自己的第一部影片就能有大的投资、大的规划。对此,包括曹保平在内的不少与会专家都表示,“对于创作者而言,心急并不是好事”。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平台对于年轻的创作者而言,不仅是助推,更是督促,“重要的不是速度,不是对自己而言的时间的紧迫性,重要的是你自己在电影节的影响下,所建立的一个电影拍摄尺度和标准。”
在他看来,上海国际电影节给予年轻的电影人的帮助,不仅仅在于支持他们“创作”,更在于鼓励他们创作出“好的作品”。“这个东西很重要,它让你知道了你自己想拍的电影是什么样的,并且能持之以恒。”
本报记者 张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