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6:阅读/连载
     
本版列表新闻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宋庆龄首次访问莫斯科纪事(上)
陆其国
■ 1927年宋庆龄抵达莫斯科时在火车上留影
  ◆ 陆其国

  孙中山生前曾计划访问前苏联,遗憾的是最终因病没能成行,所以他在临终前留下了希望妻子宋庆龄替他完成访苏心愿的嘱托。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不幸逝世,此后两年中,中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事件,宋庆龄实在无法脱身,直至1927年下半年,为寻找中国革命的胜利道路,并实现孙中山临终时要求她替他访苏的嘱托,宋庆龄决定赴莫斯科访问。

  旅途中的情绪变化

  据《宋庆龄年谱》记载,1927年8月22日凌晨三时半,宋庆龄由外国友人雷娜·普罗梅陪同,悄然离开上海莫利爱路(今香山路)寓所,乘上预先停在附近的一辆苏联总领馆的汽车,驶往黄浦江畔。然后在那里换乘上机动舢板,驳到一艘苏联货轮上前往海参崴。之后又在那里转乘火车赴莫斯科。与她同行的还有曾一直跟随孙中山的前国民党外交部长陈友仁及其两个女儿等人。

  在这天出版的上海《申报》上,宋庆龄发表了《赴莫斯科前的声明》,再次重申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的重要性,指出,孙中山“认为中国共产党在国内所有革命力量中最为壮大。他相信,国民党如能和这两种伟大的革命力量建立正确的关系,就会大大地帮助革命,使中国获得国家的独立”。宋庆龄在这份《声明》中一如既往地表达了始终忠于孙中山的坚强信念,指出,“我个人的路线是明确的。我深信三大政策是革命的思想与方法的基本部分,因此我得出结论:在与国内军阀及外国帝国主义的斗争中,只有在国民党领导下正确地配合运用由三大政策所产生的革命力量,国民党人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功”。宋庆龄在这里所说的“配合运用由三大政策所产生的革命力量”,很大程度上指的就是中国共产党。

  此时宋庆龄觉得“国民政府的盛名,现在已经一落千丈”,国民党也正受到军阀集团的操纵利用。民众对国民政府和国民党的价值认识已经产生了“惊人的变化”。

  在奔赴莫斯科的这一路上,宋庆龄的情绪得到了缓解。尤其是从海参崴出发后的漫长旅程中,几乎每到一个车站,宋庆龄一行总会遇到许多前来欢迎的苏联青年。每当这时候,宋庆龄端庄清丽的脸上总会情不自禁地漾起欣慰的笑容,面对这些生气勃勃的苏联年轻人,她不由感叹道,“就是这些青年人,他们保卫着革命的胜利果实,警戒着反动的陷阱,监视着反革命的活动。苏联革命青年的精神是一种比军队或战舰更为强大的力量。我们中国也正需要像你们这样的青年,来构成一条坚强的阵线,保卫已得到的与尚待争取的胜利”。

  到达莫斯科后忙碌的第一天

  9月6日,宋庆龄一行终于到达了莫斯科。苏联各界民众前来欢迎的热烈场面,让宋庆龄不由感动得眼眶湿润。也许这一刹那她想到了孙中山,如果他能亲临这样的现场,该有多好!由于激动,此时宋庆龄脸色绯红,她频频向前来欢迎的人们招手致意。这天宋庆龄发表了《在莫斯科的声明》,阐明她访问莫斯科的目的,一是代表已故的孙中山作访问,“也是代表中国的革命群众,来向苏联人民表示谢意”;二是向全世界宣告那些背叛孙中山的国民党冒牌领袖,“虽然自命为中国国民党的发言人,但他们并不能代表革命的国民党,也不能代表中国的革命群众”;三是来表示我们对中国革命前途的信心,“虽然中国的革命暂时丧失了它已经取得的地区,但它仍然坚强有力、朝气勃勃、充满信心”。现在背叛孙中山的人所造成的混乱,“这仅仅是表面的混乱。在表面的混乱下,存在着一股根深蒂固的、坚强地组织起来,不可征服的革命力量,它的呼声很快就会响遍全世界”。在这份“声明”中,人们尤难忘怀的,是宋庆龄写下的充满感情的如下一段话:

  我这次访问苏联,还有第三个任务希望完成。孙中山去世了,在去世以前,他竟未及实现他的一个最珍爱的愿望——亲自到莫斯科与中国的坚强的革命友人们会谈。他的死亡是四十年来艰苦的革命斗争和屡次发生的破坏革命纪律事件所促成的;而这些叛徒们现在又假借他的主义,再度背叛了他。在他去世以前,他要我替他访问莫斯科。所以我这次是代表他,也是代表中国的革命群众,来向苏联人民表示谢意,感谢你们过去所给予我们的援助,同时也来表示我们的信心:我们确信在未来的斗争年月中,苏联人民必将继续给予我们援助。

  宋庆龄到达莫斯科后的第一天是异常忙碌的一天,仅“声明”她就发表了三份。除了上文提及的《在莫斯科发表的声明》外,另两份分别是《对塔斯社发表的声明》《对列宁格勒〈真理报〉发表的声明》。两份“声明”基本都表达了宋庆龄对苏联工人、无产阶级的敬意。“在向你们致敬的时候,我愿意表示:我深信我们将继续并肩作战,打垮我们的共同敌人——世界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这里再次显现了宋庆龄的胸襟,要打垮的是“世界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势力”这一“我们共同的敌人”。

  抵达苏联后,宋庆龄进行了一系列的参观访问。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任驻苏联大使、文学翻译家戈宝权在《高尔基与孙中山和宋庆龄》一文中回忆,宋庆龄曾同他谈起过她当年访问苏联时,和加里宁夫人建立了友情。但戈文没有提及宋庆龄当年访问苏联时,有没有见到高尔基,既然没提,或许当时高尔基不在莫斯科,或是由于其他原因,致使宋庆龄没有见到高尔基,要不只要她向戈提及,戈文应该不会漏掉这一笔,况且戈文标题就点明是写高尔基与孙、宋之间的故事。如果真是那样,无论对宋庆龄还是对高尔基来说,都是一个不小的遗憾,毕竟此前他们“神交”已久。另据戈文记载:“苏联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作家高尔基,是非常尊敬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同志的。远在1911年我国辛亥革命成功之后,1912年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职。这时高尔基已从刊物上读到孙中山先生写的《中国革命与社会问题》等文章,就于当年10月12日(公历25日)从他在意大利养病的喀普里岛写了一封信给孙中山先生,对他表示了祝贺与敬佩。”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阅读上海100胜100
   第A05版:要闻
   第A06版:随笔/评论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上海新闻
   第A09版:上海新闻
   第A10版:上海新闻
   第A11版:上海新闻·热线
   第A12版:综合新闻·话题
   第A13版:广告
   第A14版:财经新闻
   第A15版:家装专版
   第A16版:中国新闻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国际新闻
   第A19版:国际新闻
   第A20版:文体新闻
   第A21版:文体新闻/文娱
   第A22版:体育/文体新闻
   第A23版:文体新闻/体育
   第A24版:夜光杯
   第A25版:夜光杯
   第A26版:阅读/连载
   第A27版:市场之窗/资讯·广告
   第A28版:广告/新民健康
   第A29版:新民健康/医技
   第A30版:好吃周刊
   第A31版:好吃周刊/我家厨房
   第A32版:广告
沉醉于欧洲之魅
近代虫侠传奇录
宋庆龄首次访问莫斯科纪事(上)
新民晚报阅读/连载A26宋庆龄首次访问莫斯科纪事(上) 2017-10-12 2 2017年10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