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晴晴一共成功交换了16次,手中东西的价值翻了100多万倍,善良的网友们积极参与了这个“梦想”。但后经证实,艾晴晴不是真名,她是杭州赛区落选的“超女”之一,这只是一场精心安排的炒作。因为某些原因,成名后的艾晴晴,在这场直播剧“导演”的指认下消失在网络中。一场闹剧就此终结。
有了前车之鉴,部分网友有理由怀疑,杨艾菁也是在炒作,她很有可能就是第二个“艾晴晴”。甚至有网友觉得,“换到最后,可能不是教学楼,就是一栋别墅而已”。
“不怕,我心里没鬼。”杨艾菁笑着说,微博时代“公益”需要“创意”,“我们有我们的方式,微博可以‘现场直播’,直到教学楼盖起来”。现在,她的微博留言和私信里写满了鼓励:“点击就是行动”,“转发就是接力”,“关注就是力量”。在微博世界,互动超越了地域、职业等多重障碍,开启了“微时代”,而网友发起的“微公益”、“微慈善”正在彰显中国网络公益力量。
虽然有朋友的信任和力挺,杨艾菁还是觉得压力不小。“我读的是空乘专业,但我没想过毕业后往这方面发展。”“我不会唱歌、不会跳舞、没有什么特别的天赋,平时就喜欢画点儿画儿,做点小手工啥的,我就是一个丢在人群中随时被淹没的普通人,根本不想成名。”杨艾菁觉得,过多的解释就是掩饰,唯一让大家信服的办法,就是让梦想成真,当山区的孩子们坐进新教室上课时,或许大家就不会再怀疑了。
“童话”还没有完美结局。拿30万元建教学楼的上海神秘网友,一直不愿透露身份,目前只与杨艾菁保持“单线联系”。但一个细节显示了神秘网友的爱心。李践说,教学楼原本打算在8月建好,9月使用,但“上海神秘网友”建议要提前两个月建好,以保证新教学楼有足够的时间风干。
现在,地质勘测、规划设计、场地平整等前期工作基本结束,挖掘机已经开进工地,李践说:“我们将如诺在7月份竣工,9月新学期投入使用,建设进程已经开始在‘爱心纳雍’网站直播。”“这是微博创造的网络助学公益新速度,是微博托起的小学”。而杨艾菁已经为这所小学起好名字了:“这是大家共同完成的梦想,就叫‘梦想小学’吧。”
对于公益事业,杨艾菁已有了自己的看法:我觉得公益这个东西你不能强求,有时只是一种偶然性。就比如说这个事情一开始也不是说我要做一件公益,只是想以一个以物易物的活动去尝试一下。实现了爱心梦想的杨艾菁在谈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时却很淡定,她希望社会不要再关注她,自己能够回到以前那种平静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