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天,因患鼻咽癌已经不能说话的河北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中学教师郑爱华,在日记中写出他生前最后的愿望。
2002年,只有29岁的郑爱华感觉到咽喉有点不舒服,在家人的劝说下到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是鼻咽癌。医生说,患鼻咽癌的病人平均存活期是3至5年。
此后至2006年,尽管病情在不断发展,郑爱华仍然坚持上班,直到病情加重,不能说话,才离开学校。这几年,化疗费用不断增加,郑爱华的生活开始变得拮据。即使这样,他也没有放弃对弱者的帮助。每逢有“慈善一日捐”,郑爱华都不忘献出一份爱心。
因不能活动,无法言语,写日记成了他与这个世界交流的唯一途径:
“教书育人是我的梦想,我爱这份工作,更爱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我不能完成我的梦想,但是我要让我的身体继续为社会作贡献。”
“这一切我尽管不能用言语来表达我的感情,痛苦在心里,但我会永远地和疾病顽强斗争下去,我的生命已不再属于我自己,它属于家庭,属于亲人,属于所有关爱我的人。我没有一丝一毫的理由抛弃和放弃,我会更加坚强。”
随着病情的加重,目前郑爱华只能依靠输液和喝牛奶来维持生命,时不时会出现昏迷,但他依旧握着颤抖的笔,在日记中写着自己最后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