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花褪残红时,又上香港太平山。
第一次上太平山,是在20年前,是香港作家协会主席查良镛(金庸)邀请的。我在1990年出了一本小书《古龙小说艺术谈》,不久,港台武侠小说家卧龙生、温瑞安、萧逸先后与我联系,查先生也书赠《雪山飞狐》签名本,并邀请我到香港讲武侠小说。但在上世纪90年代初,赴香港办通行证也非易事,出境手续办了好几个月,总算办出来了,但查先生却已飞到了英国伦敦。记得我那天飞抵香港,是香港作家协会总干事谭仲夏来接机的,谭先生不仅张罗我讲课事宜,还陪我游览香港各处景点。
那天,他陪我乘车上太平山,他在车上笑着说:“查先生早年在香港编副刊,就住在太平山的山脚下,后来他成为著名报人与武侠小说家后,这才有机会住到山上,你知道山上的房价与山下的房价么?有好几倍之差呢!”
谭先生还告诉我不少有关金庸写武侠的轶事。后来我的小书在香港再版,由倪匡写了序,倪匡也告诉我不少金庸写武侠小说与办报纸时遇到的困难。由此可见,一个人要从山脚下住到山顶上,真的并非易事。
20年后,我重登太平山,更是感慨无限。那曲曲弯弯的山路仍旧不改旧貌,而山上的无穷树木却愈发郁郁葱葱。风过处,枝干婀娜如画笔,风情万种绿如海。我站在山顶向下望去,只见在青山绿水间,跌宕起伏的高楼在争艳夺俏。中国银行、汇丰银行、金融中心大厦、港澳大厦、湾仔会议展览中心……其中最让人瞩目的是88层楼的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九龙118层楼环球贸易广场大厦。那高低起伏、色彩纷呈的各色现代化大厦是香港20年变化的象征。
陪同我重登太平山的阿材与他夫人秀珍,更是给我讲起了太平山的今昔,他们说香港最美丽的莫过于维多丽亚港夜景。一入夜,万家灯火,星罗棋布,一个五光十色的不夜天,让香岛变得雅致而绚丽无比。
太平山实在是一个好地方。山顶有一条小路名唤庐吉道,我们沿着小路走去,满目青翠,巍峨的榕树伸展身姿,遮云蔽日,那峭壁的岩石边长满了厚厚的绿苔,给夏日的香港增添了丝丝清凉。据阿材夫妇说,太平山上的住房,冬暖夏凉,而触目之景十分优雅,是山下人难以领略的。香港房价以平方英尺计,太平山下的普通公寓,每平方英尺大约3万港币,相当于内地每平方米30万港币(1平方米大约10平方英尺),太平山上别墅的房价则以亿计,都说上海房价高,到了香港,才知小巫见大巫。
我站在太平山上眺望,让我最有感触的是时光瞬间流逝,弹指间二十年一晃而过,二十年前我还是志满踌躇的中年汉子,对什么都跃跃而试。而二十年后的今天,我登高怀旧,别有一番滋头在心头。
登上太平山,可以俯瞰香岛全景,让很多人会爱上香港,但立足于这个灯红酒绿的香港,又非易事,单以房价而论,就让不少人望而生畏。
今天有不少大陆孕妇争着去香港生子,我想她们的孩子纵然有了香港出生证,面对天价的房子,她们的后代能从容生存吗?不妨重温一下金庸从山下搬到山上奋斗的经历,也许会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