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结对互动交流
成立于2008年的阳光之旅社团,关心公益和弱势群体,长期组织志愿者服务养老院、福利院、自闭症中心等机构。去年,社团发起了“阳光照进铁窗——失足少年探访交流书信”的活动,希望为曾经犯错的少年传递积极的生活态度,同时唤起当代大学生对弱势群体的关注。
“刚开始,管教所的教官并不同意我们跟他们结对。因为之前也有大学生跟失足少年结对,但都没能坚持,这让铁窗少年本就脆弱的内心更加失落,”社长龚佳怡说,“我们并没有因此放弃,我们很真诚。”最终,社团成员的诚意打动了教官。2011年7月1日,社团与上海市少年管教所签订了共建协议,正式结对展开互动。
理解增加人生感悟
由于财大女生居多,首批与失足少年结对的志愿者都是女生。在活动之初,周围的同学和家长对志愿者们的这项活动有些不理解和担心,但是,经过接触大学生们发现这些铁窗里生活的其实也都是普通的同龄人,“接触下来,他们和周围的人没什么差别,只不过在成长过程中犯了一次错,而且都十分后悔。他们中的许多人甚至比我们更有才艺,琴棋书画皆通!”大二的志愿者周文静说。
龚佳怡告诉记者,自己在与失足少年书信交流中感到,这些同龄的朋友十分害怕出狱后被社会淘汰,对外界的信息十分渴望,同时他们的内心也很脆弱,觉得自己是被社会排斥的,还让父母蒙羞。“我已经服刑三年多了,日子一天比一天枯燥,就盼望着外面的来信,很想知道外面的世界现在是什么样子。”19岁少年小李与周文静来回已经写了6封信,周文静在每封信里将近期发生的新鲜事、重大事告诉小李,小李通过这些信件了解到了铁窗外面的世界。
坚持彼此共同进步
活动开展近一年来,社团成功组织了两次探访联欢会,结成10对“笔友”。“坚持很重要。”大四学生胡亚媛说道。目前正在忙着找工作、考公务员的她已经无暇给结对的少年犯写信,她在社团里找了一位学妹接替自己,并仔细把对方的情况一一交代,做好交接,“人生其实就像一场赛跑,他们因为一时错误落后,但也许会跑得更好,甚至超过我们”,胡亚媛说,“现在的大学生难免有些浮躁,可每次收信时我的心情总是很宁静,等我找到工作稳定下来后,我还会继续加入。”
如今,“阳光之旅”社团的成员与失足少年互通来信已有五六次,他们互相勉励,彼此已经成为朋友。“你要好好读书,珍惜现在拥有的一切,因为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小李在给周文静的信中这样写道。本报记者 易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