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高考直击
     
本版列表新闻
~~~专家点评:能让不同层次考生都有话可说,但写好不易
~~~专家点评:能让不同层次考生都有话可说,但写好不易
~~~专家点评:能让不同层次考生都有话可说,但写好不易
~~~专家点评:能让不同层次考生都有话可说,但写好不易
     
2012年06月08日 星期五 放大 缩小 默认   
捕捉“微光”:灵感、善念、自信
专家点评:能让不同层次考生都有话可说,但写好不易
王蔚 陆梓华
  “一个好题目,写好也不易,这道题需要展现思辨能力。”这是昨天上海秋季高考语文作文题公布后,专家们较为一致的看法。

  ■余党绪(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语文特级教师)

  今年的作文题审题有难度,但能让不同层次考生都有话可说。

  什么是“微光”?考生要赋予它明确而清晰的人文内涵,才能在此基础上展开写作。

  “微光”指的是那些看似微不足道或者稍纵即逝,但却能孕育和催生出不朽与伟大的东西——比较直接和大众化的理解是,“微光”指科学发现、技术发明、文化创新、艺术创造中的灵感、想象、感悟、创意、顿悟等,相信绝大多数考生能够抓住中心,有话可说。

  如果做进一步的扩展,“微光”还可指人的个性、气质、风格等独特的个性色彩与生命意义。漠视自己的个性,其实就是在扼杀生命本身所具有的创造性。天才,往往是那些珍视和张扬自我个性的人。而多数人,却在庸常的生活与功利的追求中,过早葬送了自己的个性与独特性,从而也就丧失了可贵的创造热情与创造能力。

  如果考生可以进一步将“微光”的概念解读为道德修养,则作文能更上一个台阶。

  ■胡申生(社会学家、上海大学教授)

  人们心中的微光可解读成是一种“善”的灵光。孟子提出过“四端说”,即善有四个方面。而且孟子也说过”人皆可成尧舜“,就是说,人人都可以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做个道德高尚的人,是需要学习和培养的。如果一个人忘记了心中曾经闪念过的微光,忽视了心中的善端,他的道德自律就会降低。有些人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甚至刻意回避,看不到善端的光芒,这就会造成道德的滑坡,足以引起整个社会的警觉。我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点亮心中的善端之光,让其成为道德的主流,这样才能创造一个和谐与美好的社会。

  ■胡晓明(华东师大文学研究所所长)

  这不是一篇简单地记录“好人好事”的作文。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命题材料是有限定的,即“天才的作品”,也就是权威的作用。现代人有一个根本特点,就是要善于发现自我、主宰自我,发展自我,正所谓天生我材必有用,而不是看不到自己的微光却只会好高骛远,这样的人是不可能成大事的。

  本报记者  王蔚  陆梓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高考直击
   第A04版:评论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综合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民生新闻
   第A09版:社会新闻
   第A10版:法治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目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8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19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0版:波兰乌克兰欧锦赛
   第A21版:波兰 乌克兰欧锦赛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文娱新闻
   第A25版:文娱新闻
   第A26版:广告
   第A27版:财经新闻
   第A28版:财经新闻
   第A29版:新民环球
   第A30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1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32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3版:休闲/全家乐
   第B04版:休闲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现代家居
   第B10版:现代家居/实用谋划
   第B11版:艺术家具专版
   第B12版:家装之窗
   第B13版:广告
   第B14版:广告
   第B15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6版:新智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19版:E生活/数字世界
   第B20版:E生活/家电生活
“微光”最文艺 “梯子”最坑爹
捕捉“微光”:灵感、善念、自信
粗心考生忘证件 民警相助进考场
广告
新民晚报高考直击A03捕捉“微光”:灵感、善念、自信 2012-06-08 2 2012年06月0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