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11岁的澳大利亚女孩这样描述自己想象中的机器人同伴:
拉里是我的机器人,它对我说,“你看,数学是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后会常常用到的。如果你不跟我学数学,我们不会成为好朋友的。”
我说,“好吧,我会做到这一点。”于是我和它比赛做乘法,它赢了,但我的成绩也比在学校时好。我们俩一次次这样做,我的成绩有所提高,我开始有点喜欢数学。学期结束时我对拉里说,“感谢你对我的关怀。”
Latitude研究所、乐高学习研究所等合作组织了一次调查,希望能了解孩子们如何看待机器人进入自己的生活。他们让来自澳大利亚、法国、德国、南非、英国和美国的348位孩子回答同样的问题,“如果机器人是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会发生什么?”要求孩子们绘制和解释答案。
结果当然五花八门、漂亮可爱,但也有一些显得深沉,甚至有些伤感。如一位9岁德国男孩说,“老爸老妈一直都忙,不能帮助我,跟我玩,煮东西吃。机器人可以给他们帮手。”
儿童画笔下的机器人多种多样,但绝大多数是有耐心、能帮忙的教育机器人,鼓励孩子放开手脚尝试新事物。它们解决孩子们的拼写错误,提高他们的数学技能,等等。只有25%的学生想到做家务的机器人。
一位11岁英国男孩画的机器人配备了铅笔橡皮尺、相机天线手电筒,他写道:“机器人让我的学习变得有趣,我们一起做数学和英文。游戏时它陪我玩,比我自己爬猴架开心多了。后来它和我一起锻炼身体。”
看来机器人对学生学习的帮助,甚至比父母更有效。它们作为朋友而不是评判者提出建设性批评,帮助学生更好地思维;它们聪明,同时也很冷静。
Latitude研究所设定了多种变量,对孩子们的反应进行量化研究,提出一些总体见解。“机器人帮助揭示了儿童的社会和学习心理的潜移——从知识传播的行为转向探索、协作、创造的行为。”研究报告的作者说。
凌启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