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极本狂潮再度来袭
在2011年的台北国际电脑展上,英特尔公司全球执行副总裁兼英特尔中国区董事长马宏升首次提出超极本这一全新概念。而让人惊讶的是,就在一年后的今天,这一切就已经成为了现实。首批超极本产品于2011年10月问世,如今,市场上已有约30款超极本。在此次参展产品当中,超极本无一例外地成为关注度极高的产品。去年,第二代Corei系列处理器让Inte1的风光无限,今年4月,Inte1再接再励,发布了代号为IvyBridge的第三代Corei系列(包括第三代Corei3/i5/i7),最大的改进是采用22nm3-D晶体管技术以及新一代的核芯显卡,另外也改进了I/A核心和ISA指令集架构,针对SSE扩展指令集和字串处理优化了ISA,同时还加强了安全性、能耗管理,加入Configurab1eTDP技术,并支持更高频率的内存和低电压内存,使其性能更强、功耗更低。在显卡方面,新一代HDGraPhics4000核芯显卡也采用了22纳米制程工艺,增加了EU可编程单元,改进了原有3D微架构、几何计算性能、并降低环形架构的带宽要求,同时降低了功耗。其最大变化是支持微软DirectX11,另外还支持OPenCL1.1和原生三屏输出。
IvyBridge的另两大改进是加入了USB3.0控制器和增加了对于PCI-E3.0的支持。其中,PCI-E3.0已在SandyBridge时代就出现了,只是这是第一次应用在移动平台上。这样一来主板上绝大部分PCI-E插槽都由CPU直联,减少了内存和芯片组的过渡,延迟更低、响应时间更短,性能也应此提升。随着Inte1第三代智能酷睿处理器(IvyBridge)的发布,Inte1迎来了第二代超极本,也预示着其将成为今年笔记本市场上的主角。
iPad遭遇强劲对手挑战
2010年,苹果的iPad开辟了平板电脑市场,之后Android系统的平板电脑一直是iPad最大的竞争对手。两年过去了,虽然苹果推出了最新一代的iPad,但市场对此褒贬不一。而另一方面,采用Android4.0系统和Win8系统的平板电脑迅速崛起,成为了平板市场对抗iPad的强有力竞争者。
微软的Windows8可以说是专门为改善平板电脑的体验而推出的操作系统。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Win8不再是X86架构的专利,微软还特地开发了一个ARM架构的Win8。换句话说,搭载Win8系统的Pad将有两种版本:ARM处理器+Win8、X86处理器+Win8。由于Win8有着良好的软件兼容性、丰富的商务应用支持以及大家最为熟悉的操作系统环境,尽管Win8还在测试版阶段,但Inte1表示基于X86的WindowsPad已有10多家合作伙伴在设计与生产,完成度已经相当高,在本次Com-Putex2012上,三星、宏碁、东芝、联想都展示了其最新的Windows8平板电脑。
除了Win8的平板电脑外,Android系统也升级到4.0了,主要改进了UI人机交换界面、升级了Linux内核、对多核心处理器优化、运行速度提升等。
手机芯片比拼实力
随着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也成为了各大厂商竞相争夺的阵地。本次ComPu-tex2012上,作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公司,以设计和制造电脑CPU为主的PC行业霸主———Inte1,如今正在积极布局手机市场;NVIDIA一家主要以设计电脑GPU为主的图形芯片公司也已经在手机市场取得一定成绩。看似和手机并无关系的传统PC行业大佬,纷纷进军手机市场。
NVIDIA手机“芯”———Tegra系列。NVIDIA早在三年前便开始进军手机行业,现在旗下的Tegra系列移动处理器(ARM架构)在手机行业已获得一席之地,包括三星、摩托罗拉、LG、HTC等大厂均推出了相关手机。最新的Tegra3四核处理器,在手机行业再次掀起了不少波澜。
Intel手机“芯”———At0m系列。Inte1去年宣布进军手机领域,并与Goog1e建立起合作关系。今年年初的CES大会上,Inte1和联想展示其第一台采用Inte1AtomX86处理器的手机,正式入门手机行业。Inte1表示包括摩托罗拉在内众多著名手机厂商正在生产“Inte1Inside”的手机,因此,在ComPutex2012的Inte1展区里,我们看到了更多“Inte1Inside”的手机。 奇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