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理解“科学发展”在上海语境下的内涵,在改革中调整提升,在开放中创新发展,是一个关键标准。从企业来讲,进入深水区的改革,不只是简单的兼并重组,会遇到更深层次的问题。以国资国企改革为例,当前必须把资本和资产进一步集聚到转型发展所需要的领域中,集聚到有利于体现核心竞争力的环节上。
周国雄 代表
(上海市经信工作党委书记)
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方向是智能制造、绿色能源和数字服务。具有成熟的产业基础和大量高端人才的上海,没有理由不抓住先机。推进产业创新体系建设显得迫在眉睫。
李君 代表
(上海华谊丙烯酸有限公司丙烯酸车间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企业党建工作要服务企业发展、服务职工群众,在将党的组织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推进企业改革发展的经济优势、竞争优势的同时,让职工群众高兴和满意。
刘绍勇 代表
(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总经理、党组副书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要更加尊重市场规律,也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创新转型乃至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
盛亚飞 代表
(中共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
科学发展包括城乡的协调、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与环境的协调等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速度近年突飞猛进,相比较下一些地方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则相对迟缓,这可能导致未来发展失衡和矛盾累积,必须意识到这三者决不能偏废,这也是科学发展的含义。
特派记者 潘高峰 江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