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服务是一种乐趣
喻先生今年搬进舒乐公寓,同楼的一个邻居招呼他去居委会免费理发。“世上哪有免费的午餐?”经不住一次次热情邀约,他抱着试一试的心情踏进了居委会的门。没想到,这位名叫殷光鑫的师傅不仅技术好,而且果真分文不取,一聊才知道他可是小区里家喻户晓的好人!
居委会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就是殷光鑫为居民服务的工作室。采访时,居民范先生来找殷老师理发,只见他麻利地摊开工具包,一手剃刀一手梳子,神情一丝不苟。范先生说,他是殷老师多年的老客户,以前自己也曾提出过给点钱,但都被拒绝。殷老师讲,“为人服务是一种乐趣,和钱沾边就变味了!”
至今服务近3万人次
这马拉松式的免费理发要追溯到殷光鑫19岁时。在部队里,他向老兵学习了剃头理发的技术,从此常为身边战友服务。转业后他成为一名教师,又利用业余时间为同事、学生修修剪剪。每逢周末,他还主动在居委会设摊,为邻里剃头理发。
如今67岁的他退休在家,手艺更是没闲着。每个月,他都要骑着电动车去凌云社区的六七个居委会、敬老院、福利院免费服务。只要在门口挂出小黑板,就会有十几位居民来光顾。
殷光鑫说,保守估计他一个月要剃50个头,如此算来至少已免费服务了29000多人次。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人或残障人士,殷师傅还常年坚持将服务送上门。
曾有位姓孙的居民因糖尿病双目失明,殷光鑫便常常上门为他理发,一边剃头,一边与他聊天,帮他排遣心中苦闷。久而久之,两人成了朋友,闲来无事时,殷光鑫还会扶孙师傅下楼晒晒太阳。今年年初,老孙突感身体不适,第一个想到的人便是殷光鑫。如今,虽然老孙已不在人世了,但这段因理发而结下的友情,让人难以忘怀。
雷锋精神后继有人
“源于信仰,贵在坚持。”这是殷光鑫对自己的总结。作为一名老党员、老军人、老教师,他说只要自己力尚能及,就不会停止。
今年3月,在凌云街道牵头下成立了“殷光鑫义务理发工作室”。殷光鑫作为老师,将这为人服务的手艺传授给一批批志愿者。如今第一批34名徒弟已经结业,开始定期为社区里的老干部、老党员、老劳模和行动不便的老年居民提供服务。殷光鑫说:“希望他们不仅学到我的剃头手艺,更要让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后继有人!”
本报记者 曹文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