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播十遍
据不完全统计,《甄嬛传》这半年来在黑龙江卫视滚动播出不下十遍,安徽卫视和深圳卫视也是重播阵营的主力军,有网友戏谑:“早七点半就开始,现在叫醒我的不是闹钟,是皇上!”不过,《甄嬛传》反复重播也得到不少百看不厌的观众力挺:“现在可看的剧太少,相比其他吵吵闹闹的婚恋剧,《甄嬛传》刻画人物很细腻,也是这两年宫斗剧的巅峰之作。”《甄嬛传》一再被回炉,电视台也有充分的理由。据索福瑞收视数据显示,《甄嬛传》在黑龙江卫视白天时段的收视最高能达到0.25。“这个数字在所有卫视白天时段都算高的。”一位电视台负责编播的工作人员直言,这样安排跟白天主妇观众较多有关,“学生和上班族白天都看不到电视,宫廷剧很对上了年纪的女性观众口味。”
便宜好用
被地方卫视反复重播的不止《甄嬛传》一部。2007年《亮剑》火爆荧屏,重庆卫视播出后,收视节节高,尝到甜头后更是创下重播35遍的最高纪录,有人调侃重庆卫视变成了“亮剑台”。湖南卫视则连续十三年在暑假播出“镇台之宝”《还珠格格》,并几乎无往不胜。
据了解,《甄嬛传》首轮播出时码洋近百万元一集,而到二轮或三轮播出时,卖价比一半还低,约为三十万元。“一般来说,电视台购买某剧首播权后,首轮只能在半年内播出一到两次,二轮或者三轮则可以在一年内或更长时间内无限次地播出,到期后,如果再次购买,成本投入也非常低。”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亮剑》重播时卖到10万元一集,相比有些播了不火且价格较高的首播剧目,安排重播剧,既能拉升收视排名,又能带来不错的广告收益。这便成为不少二三线卫视大用重播战术,并且屡试不爽的主要原因。
好剧匮乏
相对新剧高昂的购买成本和宣传投入,版权价格偏低又有口碑保障的旧剧自然成了白天收视阵地争夺的利器,“但反反复复一部《甄嬛传》,且收视还颇为可观,其实反映出目前电视剧整体制作水平的低下,至少是这一年来精品力作有限。”如果按照这一逻辑,那么每年寒暑假被不断重复播出的《新白娘子传奇》《武林外传》《射雕英雄传》《鹿鼎记》《神雕侠侣》《家有儿女》《康熙微服私访记》及在央视、卫视和各地频道累计播出超过1000次的1986年版《西游记》,则充分证明了这些年国产电视剧策划、制作领域的停滞不前。这一年来,偶像抗战剧的滑稽荒诞,偷户口本结婚这样俗套的反复上演,以及不断的翻拍和“致敬”,带来的是更替的炒作话题和无法深入人心的荧屏角色。这实在叫人遗憾。
本报记者 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