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接种是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病最安全、有效且经济、便捷的手段。在基层免疫预防事业中,“知情告知”是重要环节,一线疾控医生切实履行“知情告知”的责任和义务,将真正赋予家长健康知情权,为孩子安全接种,为家长答疑解惑,为单位减少医患纠纷和投诉,实现多赢多益。
近日,由赛诺菲巴斯德和中华预防医学会共同主办的“责任始于关爱,行动改变未来”健康中国幸福童年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会议呼吁医学界人士共同担当责任,更好地履行“知情告知”的义务,使新生儿能够及时、安全地接种疫苗。
我国2005年就推出一系列的指南及管理条例,规范和推广正规的疫苗接种流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指出,预防接种门诊及其医务人员应主动向家长介绍疫苗的知识及相关接种注意事项。“知情告知”进一步强调了患者的知情权,更加尊重生命权,具有重要意义。
河南省中医院第二附属医院赵荷苹说:“年轻的妈妈经验少,不容易判断宝宝是否有免疫缺陷,因此我们要给予全面、贴心、耐心的指导。我们多说一句话,家长就会多一分了解。我们多作百分之一的努力,宝宝就可能得到百分之百的健康。医生的责任和关爱有可能会改变宝宝一生的命运,尤其是针对一些免疫力低下的特殊宝宝,他们需要更加安全的接种方案。”
以预防脊髓灰质炎的脊灰疫苗为例。脊灰俗称小儿麻痹症,是婴幼儿生命健康的危险杀手。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相关文件指出,有口服减毒疫苗(简称OPV)接种禁忌症的儿童,特别是免疫缺陷者建议使用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简称IPV)。IPV不但能有效预防脊髓灰质炎,更具有安全性高的优势。很多妈妈并不了解这些疫苗知识,所以疫苗接种时,负责的知情告知对宝宝健康至关重要,医生的责任和关爱有可能会改变宝宝一生的命运。
同样是预防脊髓灰质炎,清华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童保健专家郑东旖谈到,自己医院有位同事高龄喜得贵子,在给这个“珍贵宝宝”接种疫苗时,护士发现孩子有肛周脓肿现象,及时提醒要关注宝宝先天免疫力不足的症状,建议妈妈接种IPV疫苗,避免发生疫苗相关麻痹症(VAPP)。这位同事回去查阅了资料,才知道自己的宝宝因体质特殊而险些面临终身瘫痪的风险。郑医生表示:“特殊体质的宝宝更需要妈妈和医务人员特别的关照,百分之一的风险落到自己宝宝头上都是百分之百的遗憾。我们为宝宝健康多把一道关,就能让妈妈更多些安心。”
会议认为,确保家长及时、快速、全面地了解预防接种和疫苗相关知识,确保孩子及时、科学地接种疫苗,是一线免疫预防接种医务人员必须认真面对的课题,也是公共卫生工作者必须全力担当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