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滩,上海的窗口和名片,看见外滩,就看见了上海。
这里,孕育生长了上海近现代贸易、商业和金融业。
这里,中西文明在此交融积淀。
这里,还有“后世博时代”沿浦江蜿蜒的8.3公里“黄金岸线”。
2011年,原黄浦、卢湾“撤二建一”,从外滩出发的新黄浦探索了怎样的发展之路,又将呈现怎样的民生愿景?
2012年,是“撤二建一”后新黄浦发展的开局之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经济形势和自身发展的巨大挑战,新黄浦振奋精神,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切实加大民生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年区级财政的民生投入达到76.1亿元,比上年增加7.5亿元;新增各类保障性住房受益家庭3100户,5000多户居民家庭通过旧区改造改善了居住条件;政府实事项目按期竣工,一批群众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群众生活得到实实在在的改善。
2013年,新黄浦将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事关民生改善的领域,大力实施旧区改造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全面推进就业、为老服务、帮困救助,使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更多居民家庭。
2013年,新黄浦将以“整合提升、创新发展,传承经典、打造精品”为主线,以“稳增长、调结构,攻旧改、惠民生,重法治、促和谐”为重点,更加注重产业发展能级的提升和城区发展后劲的增强,更加注重民生改善和社会管理创新,更加注重文化的引领和城区文化软实力的增强,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更加注重城市精细化管理和公共安全保障。
2013年,“融合传经典、创新铸精品”——秉承这样的城区精神,新黄浦将为加快建设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国际大都市中心城区,再接再厉!作为窗口和名片的外滩,还有一个“心愿”——“十二五”期间,打通8.3公里滨江公共走廊,市民游客从外滩出发,沿着黄浦江一路畅行走到世博园;8.3公里“黄金岸线”化身冬季市民马拉松跑道,一路慢跑,一路观景,何其轻松,何其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