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栖民间曾有许多年俗,但现在有的已被彻底遗忘,有的也只留下了淡淡一丝痕迹。这几年,塘栖镇挖掘民间传统文化,恢复了不少已经消失很久的民俗,比如“老虎灶”打年糕、“石磨”做圆子。
打年糕很多地方都有,但是“老虎灶”却销声江湖30年了。土制的“老虎灶”又细又高,蒸出来的年糕又黏又紧,咬在嘴里软而不松,有弹性却不粘牙,好吃极了。
在塘栖水北街边,新造的“老虎灶”忽忽冒着热气,游客们正等着米糕出锅,绍兴游客张先生按捺不住,举起大棒槌跃跃欲试。他说,小时候家里过年也打年糕,但那时候年纪太小了,抡不动棒槌,只能在边上捏糕;等到稍微长大了,家里也不再过年打年糕了;没想到几十年后,反而在塘栖圆了儿时的梦。
“这‘老虎灶’打出来的年糕,塘栖本地人都多少年没吃过了,没想到今年又吃到了,就是这个味道。”70多岁的周大伯边吃边向人推荐。
过年当然少不了礼品,塘栖人以前过年,有个必备的礼品,叫做五谷丰登小粮仓,用毛竹制作,做成农村里的小粮仓模样。里面装着5样东西:大麻饼,寓意全家大团圆;石板酥糖,也就是旧时的糖包,寓意生活甜美;节节糕,吃了来年能高升;椒桃片,黄黄的象征来年遍地黄金发大财;还有土灶雌雄粽,寓意传宗接代,香火代代传。是不是特别有意思?
除“老虎灶”打年糕和五谷丰登小粮仓,塘栖年俗制作现场也很吸引人,比如摊锅糍、磨圆子、裹粽子、打年糕等。据悉,其中部分活动将一直持续到过年前后。(朱杨健 唐永春 范建荣 胡元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