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上海两会·关注
     
本版列表新闻
~~~韩正参加松江代表团审议回应收入分配、医疗、养老、人口等民生热点问题
~~~韩正参加松江代表团审议回应收入分配、医疗、养老、人口等民生热点问题
~~~韩正参加松江代表团审议回应收入分配、医疗、养老、人口等民生热点问题
     
2013年01月29日 星期二 放大 缩小 默认   
更公平做好收入分配有两个突破口
韩正参加松江代表团审议回应收入分配、医疗、养老、人口等民生热点问题
邵宁
  昨天下午,世博中心430会议室气氛热烈,市委书记韩正前来参加松江代表团的全团审议会。代表们争先恐后地反映群众呼声,直言不讳地提出问题和建议。韩正认真倾听每位代表的发言,和大家坦诚交流,他说:“党和政府做研究和决策,要站在群众的角度,这是我们做好民生工作最重要的立场。民生改善,百姓福祉,是我们所有工作努力的方向,上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上海人民的幸福,就是我们工作的动力和目标。”

  你们把群众关心的问题都带到会场上来了,这将促进政府工作

  “七八个大盖帽,为什么管不住一顶破草帽?”来自松江区社区办的赵宏卫代表说起了机构改革的问题,目前政府一些部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效能却不高。“松江区有146个联席会议、领导小组,但很多事情还是解决不了。”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代表接过话头说:“松江有一位区长、7位副区长,平均每人要担任20个联席会议、领导小组的负责人!”韩正说:“一个区有146个联席会议反映了什么问题?说明许多机构、组织都是形式主义,根本不起作用。”赵宏卫建议整合资源,将各种机构合并,建立两个区级中心,即城市综合管理中心和行政服务中心,一个承担城市管理的职能,一个为居民提供所有必需的服务。

  “据估算,上海需要养老的人群91万,但目前的养老体系对巨大的刚性需求来说是杯水车薪!”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吴凡代表说,“目前养老机构举步维艰,原因何在?主要是部门的分割和政策的缺位,上海没有一个完善的养老体系规划。各部门都有一些规定,但这些规定相互之间都不衔接的。建议民政、卫生、人保等部门协同,创新管理,在机制上有所突破。”

  一个年轻的女代表抢过了话筒,她说:“我叫陈松菊,来自一家有6.8万员工的民营企业,想代表广大外来务工人员说一些有关安居乐业的事。”韩正向她微笑着点点头,专注地倾听。陈松菊说:“松江正在建设新城,原来的农民房越来越少。外来人员原本租住这种房子比较多,现在随着房源的减少,他们的生活成本越来越高。”陈松菊提出了公租房开放给外来务工人员租住、提取公积金缴纳房租、校企联手培养人才等建议。

  松江区计生委副主任俞悦代表谈到了一个普遍问题:独生子女奖励费每月从2.5元增加到30元,可是许多职工拿不到。她走访了不少企业,许多企业老板向她抱怨:现在企业要给职工的社保金、公积金不断增加,用人成本不断提高,实在难以承受。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为什么奖励费要企业承担?韩正说:这个建议提得好!这30元补贴究竟谁来出?下一步要认真研究。

  审议时间超出了预定的两小时,许多代表言犹未尽。韩正向代表们表示感谢:“你们把群众关心的问题都带到会场上来了,这将促进政府工作。”

  一是上海应做到提前实现收入翻番,二要使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增长得更快一点、更多一点

  韩正说,如何更公平地做好收入分配,是当前大家关注的热点。“有两个事实放在我们面前”,一是改革开放以来人民群众的收入不断提高,上海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增长,群众对此是满意的、高兴的;二是出现了有失公平的分配差距过大现象,群众对此不满意、不高兴。“面对事实,上海应该怎么做?有两个突破口”,一是要提高普遍水平,按照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收入翻番计划,上海应当做到提前实现,全市共同努力,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群众;二是,使中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增长得更快一点、更多一点,这两方面都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在回应代表提出的医疗、养老、人口、城市安全等市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时,韩正说,医改的关键是解决体制问题,公立医院一定要坚持公益性,政府面向市民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水平要逐年提高。“上海一些因病致贫的家庭无法依靠自身力量来改善生活,要靠政府帮助和社会互助。这项工作不是简单地做慈善,而要靠制度安排。”推进医改,要使群众每年都看到新希望,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要敬老爱老,让尊重和关怀老年人成为上海的城市风尚,通过制度安排,提供基本为老服务,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如何科学有效地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是上海面临的现实而紧迫的问题,如何按照国家对于特大型城市人口调控的要求,结合发展实际,科学调控人口总量,要依靠全市人民的智慧。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已近极限的情况下,城市安全是底线,这条底线一旦突破,就没有人民福祉、就没有宜居城市。  

  本报记者  邵宁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上海两会·观点
   第A03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4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5版:上海两会·焦点
   第A06版:上海两会·关注
   第A07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广告
   第A10版:综合新闻
   第A11版:春运直通车
   第A12版:社会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广告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广告
   第A25版:民生上海·黄浦篇
   第A26版:民生上海·黄浦篇
   第A27版:民生上海·黄浦篇
   第A28版:民生上海·黄浦篇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夜光杯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连载
   第B07版:阅读
   第B08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诗意居住
   第B12版:旅游城市/域外风情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5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6版:资讯生活·旅游
更公平做好收入分配有两个突破口
推动城市建设重心向郊区转移
广告
新民晚报上海两会·关注A03更公平做好收入分配有两个突破口 2013-01-29 2 2013年01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