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接到本报老读者吕焕皋的来信。信中称,2010年11月16日和11月28日,本报先后刊登了两篇报道《离别57年的战友,你们在哪儿?》《离别57年的战友找到了》,反映来自北京的军队老干部殷培信,在上海参观世博会期间,十分想念和希望寻找离别57年的5位上海籍抗美援朝志愿军战友。报道发表后,上海公安退休二级警监林德辉帮助找到了这5位上海籍战友的下落:朱恭、李若华分别居住在嘉定和浦东,谭安定居天津,马白随子女定居澳大利亚,另外1位早在十多年前去世。
吕焕皋是上海收藏家协会顾问,在浦东机场镇建有地质、禁毒教育、铜镜、知青、毕业证书等博物馆,近年来收藏了数万件志愿军勋章、证书、日记、照片等。他说当年上海有1万多青年参加志愿军,其中1000多位牺牲,这表明上海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城市。今年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0周年,他希望拜访所有健在的上海籍志愿军老战士,并在今年八一建军节建成上海志愿军纪念馆。
记者经过联系得知,5位志愿军老战士中,除了定居天津、澳大利亚的2位,上海浦东的李若华最近去世了,而在嘉定的82岁的朱恭健在。昨天下午,吕焕皋在记者陪同下专程拜访了朱恭老先生。
朱恭是嘉定本地人,从部队复员后在嘉定一中任教,直至退休。他看到吕焕皋上门拜年,十分感动。吕焕皋向朱恭赠送了一些慰问品,并请朱老签名留念,以后将放置在纪念馆里。他希望通过本报能找到更多的上海籍志愿军老战士,并将在八一建军节邀请他们为纪念馆剪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