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男篮本赛季战绩不佳,问题不仅仅出在外援身上,本土球员的进步不大也是重要原因,特别是内线核心张兆旭,场上表现远低于外界的期望。为何张兆旭进步不大?不是他没有上进心,而是外教的“美式理念”影响了他的提高。
几乎每个主场比赛前,其他上海队球员在场上练习投篮时,源深体育馆的通道内都会出现一幅有趣的画面:身高超过2.20米的张兆旭戴着拳击手套,轮番击打体能教练詹姆斯手上的垫子,有时候,负责保洁的阿姨还会被拉来充当秒表计时员……这种拳击训练,是张兆旭力量训练的一个重要内容,偶尔他还会双手捧着一只10公斤重的球,任由詹姆斯戴着拳击手套击打而不能让球掉下来,这些方法都是帮助他来提高力量和身体对抗能力的。
无论是主教练帕纳吉奥还是后来加盟的助理教练怀特,都认为中锋就该是“肌肉棒子”,在内线用身体和对方死扛,所以他们更加注重的是对张兆旭的力量、对抗训练,并没有悉心雕琢他的进攻技术。力量和对抗诚然是一名内线球员的重要资本,但是训练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像张兆旭这种又高又瘦的“竹竿型”中锋,走技术型路子显然比力量型更靠谱。可之前上海男篮的外教们并未意识到这一点,反而一味生搬硬套“美式理念”让其猛练力量强打篮下,到头来只能是吃力不讨好。
上海男篮当初引进张兆旭时,把其当作未来的内线核心培养,他刚进入CBA前两年的进步也有目共睹。上个赛季,张兆旭不但保持了抢篮板后二次进攻的优势,而且阵地战中也能施展一些小勾手的技术活儿。但本赛季,他的场均得分、篮板、助攻等都有不同程度下滑,只有盖帽一项有所提高——在外教眼中,张兆旭被定位成一个单纯的内线防守者,可是以他的身高优势和中国内线球员传统的柔和手感,显然是可以在进攻端发挥更大作用的,可以说他的进攻能力被弱化甚至被埋没了。
在上海男篮总经理章明基看来,过去几个赛季张兆旭对球队的帮助很大,他的作用不光是数据能够体现出来的。不过章明基也承认,张兆旭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今后关于球员的训练,我们肯定会做出一些调整,力求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争取让不同类型的球员都能有所提高。”本报记者 李元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