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30:夜光杯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3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抓周记趣
殳书
  殳书

  “只怕不养,不怕不长。”转眼间,宝宝已经一岁了。新生儿长至一周岁,是一个重大的节日。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家中要摆“周岁酒”,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吃碗长寿面,近年来点生日蜡烛吃蛋糕更是风行一时,本意都是祝愿小宝宝能顺顺利利健健康康。另外,周岁生日那一天还要举行抓周仪式,在桌上摆放各类物品,任由宝宝抓取。所谓“周岁看到老”,小孩子一周岁时的喜好,能够预测他将来的前途。

  新时代新风尚,不事铺张,设宴庆祝就免了。下面条、点蜡烛、切蛋糕,全家上下其乐融融。宝宝年幼,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但瞅着花花绿绿的蛋糕上面一支点燃的小蜡烛,开心得不得了,双手挥舞,一个劲地笑着。当然,饭后的抓周仪式是免不了的,至于桌上要摆些什么东西,大家各有各的主张,为此还争论了老半天。

  抓周俗称试儿,又叫试晬,晬即周岁,意为周岁生日试一试孩子的意愿。南北时已普遍流行于江南地区,隋唐之际逐渐普及全国。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风操》有云:“江南风俗,儿生一期,为制新衣,盥浴装饰,男则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以验贪廉愚智,名之为试儿。亲表聚集,致燕享焉。”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育子》中也有记载:小孩出生后,“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厉于地,盛果木、饮食、官诰、笔研、笄秤等经卷针钱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显然,供小孩抓周的物品,并无固定模式,用的、穿的、吃的、玩的均可。生男孩者,多为笔墨、弓箭,希望将来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生女孩者,多为刀尺、针线,希望将来心灵手巧勤于持家。若是书香门第,多为经卷、书画,希望延续连绵不断儒雅的文风;若是富商巨贾,多为算盘、元宝,希望将来能广开财源生意兴隆。由此可见,抓周仪式原本盛行于官宦世家、殷实富户,主要为了在祈福纳祥的同时增加些喜庆的气氛,一般民众和普通农户家庭并不流行。不过,上海地区曾经有过一种独特的习俗,即在小孩周岁那天,把一本书或一支笔,放在他枕头底下,希望他将来喜欢读书,能考取功名改变人生,这也是父母望子成龙的一片苦心。

  因此,只要是寓意吉祥的东西,有什么不可以抓的呢?于是,各式各样的东西都摆上了桌子。笔、书、钱这三样东西自然是少不了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将来聪明伶俐学业有成,能过上富裕安逸的生活。其他的物品,诸如印章、算盘、木尺,甚至玩具、糖果、糕点一大堆。宝宝还是第一次看到这么多新奇的东西,平时喜欢的玩具已不再有诱惑了,刚刚吃过蛋糕也不觉得饿,反而对算盘、手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抓起来玩了老半天。大家笑了,原来我们宝宝长大后是要依靠信息技术掌管钱财大权的啊!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50周年特别策划
   第A07版:50周年特别策划
   第A08版:50周年特别策划
   第A09版:50周年特别策划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评论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民生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法治新闻
   第A16版:3·15专刊
   第A17版:3·15专刊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目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社会与法
   第A28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2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特刊
   第B03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特刊
   第B04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特刊
   第B05版:康健园/专版/广告
   第B06版:康健园/广告
   第B07版:康健园/专版/广告
   第B08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特刊
莫败在“收尾”上
在多伦多观看“海外春晚”
下一个四季
抓周记趣
此乃寒舍一轮粗月
红地毯块肉余生记
春鸣(剪纸)
新民晚报夜光杯A30抓周记趣 2013-03-04 2 2013年03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