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50周年特别策划
     
本版列表新闻
以已故百岁志愿者刘惠成名字命名的闸北区惠成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已有3万名成员——~~~
以已故百岁志愿者刘惠成名字命名的闸北区惠成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已有3万名成员——~~~
以已故百岁志愿者刘惠成名字命名的闸北区惠成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已有3万名成员——~~~
以已故百岁志愿者刘惠成名字命名的闸北区惠成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已有3万名成员——~~~
以已故百岁志愿者刘惠成名字命名的闸北区惠成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已有3万名成员——~~~
以已故百岁志愿者刘惠成名字命名的闸北区惠成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已有3万名成员——~~~
以已故百岁志愿者刘惠成名字命名的闸北区惠成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已有3万名成员——~~~
以已故百岁志愿者刘惠成名字命名的闸北区惠成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已有3万名成员——~~~
以已故百岁志愿者刘惠成名字命名的闸北区惠成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已有3万名成员——~~~
     
2013年03月04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已故百岁志愿者刘惠成名字命名的闸北区惠成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已有3万名成员——
还不知道“偶像”一词时
“偶像”已深深扎根心中
孙云
■老志愿者白玛龙珍向年轻志愿者传递旗帜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对话者

  白玛龙珍:72岁,闸北区宝山路街道少数民族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全国优秀志愿者,2011感动上海年度十大人物,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市“三八”红旗手,上海市“平安英雄”等。

  钦倩:32岁,闸北区工商局团委书记,闸北红盾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

  陈婕:15岁,闸北区彭三中学初三学生,3H爱心志愿服务队志愿者。

  陈婕:听说3H爱心志愿服务队是惠成志愿者服务队的一部分,惠成的名字来自于已经去世的刘惠成爷爷,白玛奶奶,您见过刘爷爷吗?

  白玛龙珍:我也没见过。不过,我听过刘伯伯的故事。他去垃圾场“寻宝”,把破沙发、旧席梦思里的海绵和旧毛毯捡回来缝成坐垫,又满大街捡可乐瓶、木棍和雨伞柄,组合成拐杖,送给公园里的老人。

  钦倩:我也听过刘老的事迹报告。听说,即使被针扎伤、被菜刀割伤、被榔头砸伤,刘老都不吭一声,藏着流血红肿的伤口不让儿女看见呢。

  陈婕:哦,刘爷爷真不容易。换作我,肯定做不到去捡废品。白玛龙珍:是啊,刘伯伯值得每个人学习!

  钦倩:惠成服务队是在学雷锋纪念日这天成立的,雷锋精神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时。我们学习雷锋,学习刘惠成,就是要像他们一样,做一个有意义的人。

  刘惠成是闸北区共和新社区百岁志愿者(已故),他骑着小三轮,默默做了40多年好事,被誉为“以身践道的当代草根圣贤”。曾获首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上海市杰出志愿者、2005年度上海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十佳好人好事。2007年3月5日,闸北区成立了以他名字命名的惠成志愿者服务队,累计已有3万成员,分队遍布闸北区各系统。

  72岁藏族阿妈“雷锋是我的偶像”

  从西藏山南走来的72岁藏族阿妈白玛龙珍说,在她还不知道“偶像”这个名词时,“偶像”已经悄悄扎根在她的心里,他就是雷锋。人到晚年,她又有了新的学习目标,这就是刘惠成老人。

  虽然,她没有见过这两位偶像,却认真看过他们的故事,听过他们的事迹报告会,特别是,以她名字命名的闸北区宝山路街道白玛龙珍少数民族志愿者服务队,还是惠成志愿者服务队的一支分队,让她与偶像在无形中有了一番跨越年代、地域和民族的精神对话。有人劝她,年龄大了,少干一些。她则反驳说:“与刘伯伯相比,我还年轻呢!”

  从小失去父母的农奴女儿白玛龙珍,在新中国成立和西藏解放后,才翻身做了自己的主人。她从没忘记过党的恩情,只要有机会,总想着尽其所能。在上海特种灯泡厂工作期间,她工作突出,退休后,又做了22年的志愿者,继续发光发热。世博会前,宝山路街道成立了以她命名的少数民族志愿者服务队,几十名少数民族志愿者在她带领下,在轨交站点提供指路等便民服务,去清真饮食店监督食品安全,协调少数民族群众的邻里矛盾,资助来沪读书的少数民族贫困学生,每天忙得不亦乐乎。

  采访中,白玛龙珍拿出志愿者们在轨交三号线宝山路站值勤记录下的3本日志,记者逐页翻阅,只见,拳拳赤子之心流淌在字里行间:

  “7月10日。今天高温,一早就是37℃。7点多我们就到了,真是大汗淋漓。这时白玛老师来了,给我们一人送上一瓶冰镇饮料,我正觉得又热又渴,便激动地接了过来……今天天气特热,买票的人明显少些,代或帮买票24位。问路有大约15位。”

  “11月4日。一个8、9岁左右的小女孩从厕所出来找不到家长,站在那儿发呆。我主动上去问她,她说爷爷不见了,我就把她交给值班民警。一会儿女孩爷爷过来打听,我告诉他孙女在民警那儿,他很感激地谢谢我,我说这是志愿者应该做的”……

  白玛龙珍说:“习总书记教导我们‘不吃老本,要立新功’,我牢记在心。雷锋和刘伯伯当年能做到的,以现在的优越条件,我们更应该能做到。大家都说我年纪大了,可我的心理年龄只有28岁,还要继续为党和人民‘挑担子’!”

  80后团委书记“公益是诠释青春的生活态度”

  钦倩和陈婕都是刘惠成老人的小粉丝,也是惠成志愿者服务队分队的带头人。谈到“这些年,我们一起学雷锋”,80后和90后的观点不谋而合:“雷锋精神永远不会过时,如今更加需要大力发扬!”

  陈婕说,她和同学们在3H(意为助老、助困、助残的英语简称)服务队中,也想像刘老一样,做一个能温暖人心的人。

  每年正月初六,他们会与父母一起,去福利院陪老人聊天;每月一次,他们会与阳光之家的智障学员一起做手工劳动;每年一度,他们会参加媒体组织的捐书活动,帮助西部儿童。3H服务队成立已有26年,一茬茬的中学生在这里收获了爱与快乐,一些学生在毕业后仍然与当年结对的孤寡老人保持联系。其中,曾荣获“全国大学生德孝楷模”称号的周姝在毕业12年后依然关心着中学时代结对的孤寡老人,她这样解释自己的坚持:“我不是在照顾福利院的老人,我是在爱我的亲人。”

  钦倩认为,“每个人所做的事情,都应该被内心的价值观、道德感认同,被社会认可。年轻人的心态容易浮躁,而行善则会让我们的心变得沉静。”她这样形容“公益”——“公益是诠释青春的生活态度,是导航青春的风向标,是点亮青春的能量源!”

  本报记者  孙云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3版:全国两会·关注
   第A04版:全国两会·焦点
   第A05版:综合新闻
   第A06版:50周年特别策划
   第A07版:50周年特别策划
   第A08版:50周年特别策划
   第A09版:50周年特别策划
   第A10版:焦点
   第A11版:评论
   第A12版:科教卫新闻
   第A13版:民生新闻
   第A14版:社会新闻
   第A15版:法治新闻
   第A16版:3·15专刊
   第A17版:3·15专刊
   第A18版:中国新闻
   第A19版:目击
   第A20版:国际新闻
   第A21版:国际新闻
   第A22版:文娱新闻
   第A23版:文娱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体育新闻
   第A26版:体育新闻
   第A27版:社会与法
   第A28版:社会与法/海上拍案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夜光杯
   第A31版:连载
   第A32版:阅读
   第B01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
   第B02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特刊
   第B03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特刊
   第B04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特刊
   第B05版:康健园/专版/广告
   第B06版:康健园/广告
   第B07版:康健园/专版/广告
   第B08版:康健园/新民健康大讲堂特刊
“小徐虎”“小小徐虎” 可以组成“小虎队”了
跨越半世纪的精神对话
还不知道“偶像”一词时 “偶像”已深深扎根心中
400万善款将 送上海“好心人”
16年为老人免费理发5500人次
上海青年志愿者学雷锋服务社区
6家非公企业对接5个公益项目
浦东学雷锋服务专场超240个
海博“的哥的姐”义务送患者回家
新民晚报50周年特别策划A09还不知道“偶像”一词时
“偶像”已深深扎根心中
2013-03-04 2 2013年03月04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