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政府上月公布报告显示,斯塔福德郡医院2005年至2009年存在严重玩忽职守行为,许多病人因得不到应有治疗而死亡。此后又有十余家医院陷入类似丑闻。
英国卫生部26日对这份报告作出正式回应。卫生大臣杰里米·亨特严厉抨击了“夺命医院”丑闻,他说,为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不能只对医疗体系“小修小补”,需要从根本上整改。
亨特提出,要把医疗体系员工的收入与医疗质量挂钩,严重失职的医疗机构负责人将被列入“黑名单”,永远不得在国家医疗系统任职,保证所有医疗机构把病人权益放在第一位。
英国卫生部还宣布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包括:更新医院及护理机构的评价体系,由独立的医疗机构检察官负责评价;规定所有在医疗质量委员会注册的机构具有接受审查的法定义务,保证透明性;减少医疗系统内官僚习气对一线医护人员的压力;加强对护士的技能培训及工作表现考核等。
英国国家医疗服务系统创立于1948年,旨在为国民提供“所有人都能享受的免费的”医疗服务,这种全民免费的医疗系统曾是英国的骄傲。但近年来在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一些医院将削减开支、降低成本作为“业绩目标”,医疗服务质量屡受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