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人们见证了上海房地产业的波动,“外地单身限购”、“千万库存”、“土地零溢价”……太多词被载入上海楼市发展史,买房梦想逐渐照进现实。
居者有其屋,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房才有家。对赵先生来说,家更是一个四世同堂的梦。 “结婚那年正赶上金融危机,同事刚买的房一下子跌价几十万,我们就决定再等等看。谁知道2009年底就反弹了,后来我们想一步到位买套大房子,接父母来上海住。这期间新政不断,可房价也越等越高。”团圆梦一拖再拖,却已经有人将他们梦想化为了现实。新江湾有楼盘推出专为四世同堂定制的户型,夫妻俩前去一看,完全符合想象。这次赵先生不再犹豫,全家人的安居梦即将成真。
每个人都想有个温暖的窝,单身来沪奋斗的李小姐也不例外。2008年她贷款买了一套50多平方米的二手房,本想再攒些钱换新房。不料遭遇限购,她面临旧房不敢卖新房不能买的尴尬。去年春节,李小姐幸福的结婚了,将旧房卖给了从前的租客,还清房贷还赚得10多万。
“3月二手房税加收20%,新闻报道很多二手房业主被迫降价卖房。幸好我脱身的早,买房还是尽早好。”
尽管调控下购房者更谨慎了,但改善居住环境的需求没变。80后们如今都纷纷成家立业,努力实现着人生规划。闵行区小学教师马先生今年28岁,正筹备着自己的第二套房。这次他选择在单位附近再置业,上班路程缩短能够节约时间成本,调整生活状态。
看过周边一些楼盘后,马先生发现开发商在户型设计、设施配备上处处创新;泳池、网球场等健身设施几乎成为标准配置,传达了健康生活的理念;小区环境接近生态园林,在家里就能呼吸新鲜空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一直向往的陶渊明笔下人居和谐梦正在逐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