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吧,这个春天,一场兰之盛宴将在上海辰山植物园开启。
让我们相约上海,相约2013年3月29日,相约新民晚报首届上海国际兰展——
“赏兰,品质生活的开始”。
兰,中文简体只有五笔,英文只有六个字母Orchid,即使是拉丁文Cymbidium也并不复杂O它简简单单,却寓意无限——
自5000万年前诞生以来,原生种兰在地球陆地上,除南北极和沙漠以外,几乎遍布全世界。
人为万物之灵,兰成百花之英。早在春秋时代的二千四百年前,中国文化先师孔夫子曾说:“芝兰生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改节”。他还将兰称之为“王者之香”,孔子成为历史上最早把兰喻为君子的人。孔子之后,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养兰、咏兰、画兰、写兰,涌现出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形成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兰文化,并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洁、清雅、幽香的兰,也如“旧时王谢堂前燕”一般,正“飞入寻常百姓家”,兰,成为了一切美好事物的寄寓和象征。
兰,令世间无数植物学家多少年来为之痴迷 倾心——
全球880多个属,近3万品种,兰科植物里蕴藏着无限秘密,为读懂兰、解密兰,植物学家努力破译“兰密码”,厘清地球生命系统演化进程。单是一个“兰”的分类,就让无数人绞尽脑汁。一般植物的分类,按界、门、纲、目、科、属、种,兰科植物因为种类太多,于是,植物学家在“科”下面又分出“族”,“族”下面还有“亚族”,再分“属”,“种”,于是兰科植物的分类比其他植物要复杂许多、许多,按着“科-族-亚族-属-种”一路分下去,一株兰花,要确定其在庞大“兰家族”的位子,就是学植物的,也要“头疼”很久。
兰,让进化论鼻祖达尔文做出过让人匪夷所思的预测——
武夷兰属的彗星兰,是马达加斯加的代表性附生兰。彗星兰有着10厘米的星形花,花冠的一部分形成袋状的花距,长30~40cm。看到彗星兰,达尔文预言:“一定有可以吸食这种长距离花蜜的巨蛾存在”。长着长30多厘米的喙,真有这样的天蛾存在?达尔文的预言,对当时的震动,用现在网民话来说就是“跌落一地眼镜”。然而,就有植物学家、昆虫学家坚信达尔文的预言,苦苦寻觅,真找到了世界第一长喙的大型天蛾,并给了这种巨型天蛾“预言”的美名。这种天蛾在空中飞停,伸开长长的喙,就能从彗星兰长的花距中吸食花蜜。
兰,花形优美 花色缤纷 香味四溢,被世人誉为最具观赏价值的植物——
在兰花之国委内瑞拉,人们视兰为“天使的微笑”,并将国民酷爱的“五月兰”奉为国花。新加坡人认为1893年发现的兰花新品“桌锦·万代兰”,含有“卓越锦绣,万代不朽”的寓意,将它定为国花。石斛兰的茎干枯后会转成黄色,新几内亚原住民用它编制装饰用的手环。墨西哥的阿兹特克人,早在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以前,就知道如何用当地香荚兰的果实制成调味香精。
特刊撰文 沈敏岚 摄影 周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