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6:文娱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评杨霞云的表演
~~~——评杨霞云的表演
~~~——评杨霞云的表演
~~~——评杨霞云的表演
~~~——评杨霞云的表演
     
2013年04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可多得的全才戏曲演员
——评杨霞云的表演
黎中城
  □ 黎中城  艺术大师周信芳先生曾说:“演戏的‘演’字,是包罗一切的。要知道这‘演’字是指戏的全部……”这句话,对一出戏而言似乎容易理解;但对一个演员来讲,就不那么容易了。因而,当笔者去年目睹浙江婺剧团优秀青年演员杨霞云、楼胜来沪公演的婺剧传统折子戏时,有一种久违的春风扑面之感,为两位全才演员四功兼具的表演魅力、文武双全的艺术风采所折服。

  这次专场的各折子戏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断桥》。这出五十年前被周总理称为“天下第一桥”的好戏,被几位年轻婺剧演员演绎下来不但形神兼备,更是令人惊叹。饰演青蛇的杨霞云有着扎实过硬的武功底子,其矫健灵巧的身段功夫在之前演的《挡马》中已展露光芒,而在《断桥》之中更以独具特色的个性化表演展示攫住了观众的心——通过行蛇步、瞪蛇眼、摆蛇头、缠蛇形等一系列“仿生动作”,她将小青的倔强性格表现得惟妙惟肖而又美轮美奂。此时观众所看到的,既是一条“妖”气毕露、愤然吐信的蛇,又是一个心怀道义、怒火中烧的人,棱角鲜明而又准确细腻的表演,将整场戏的气氛和所有观众的情绪都带动了起来。楼胜饰演许仙,除了在表演上恰到好处地表现人物惊恐而愧悔、怯懦而委屈的心理外,更以跌扑翻滚的华彩身段达到了“文戏武唱”的最佳效果。美中不足的是戏的后半部,他在唱功体现上略欠一筹,但正所谓“瑕不掩瑜”,杨、楼二位的精彩表演依然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如果说《挡马》和《断桥》让杨霞云的刀马旦武戏实力得到充分展现,那么专场的压台戏《辕门斩子》则给了她“唱、念、做、打”多种手段全方面地塑造人物的良机。婺剧《辕门斩子》是一出色彩浓郁的喜剧,虽从剧本上看与同名京剧几乎一样,但婺剧无论在人物性格的处理、演员表演的特色还是唱腔道白的风格上,都与京剧有很大不同。与京剧相比,婺剧这一剧种要古老得多;与京剧经过宫廷打磨相比,婺剧原始的草根性特点最为突出——粗犷、率真、鲜活、生动、夸张,有时几乎可以说是无拘无束。在表演上,婺剧更为注重一个“演”字,以让观众在听觉与视觉的全方位欣赏中得到审美满足。当杨霞云饰演的穆桂英带着降龙木来投宋营,并逼迫杨延昭释放宗保时,她将人物那种既具沙场惯将的英风,又带初生牛犊的稚气;既含新妇上门的娇羞,又怀睥睨威权的胆识演得游刃有余,令人叹服。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长三角
   第A25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04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7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8版:招生留学/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培训
   第B10版:招生移民/人才周刊
   第B11版:人才周刊/留学移民
   第B12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13版: 人才周刊/留学招聘
   第B14版:人才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
   第B16版:车界车市 / 汽车周刊
不可多得的全才戏曲演员
钢琴如何“阅读”巴金名著?
第23届“白玉兰奖”绽放
广告
广告
新民晚报文娱新闻A16不可多得的全才戏曲演员 2013-04-10 2 2013年04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