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6: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沪上名中医向市民“支招”预防H7N9禽流感
~~~沪上名中医向市民“支招”预防H7N9禽流感
~~~沪上名中医向市民“支招”预防H7N9禽流感
~~~沪上名中医向市民“支招”预防H7N9禽流感
~~~沪上名中医向市民“支招”预防H7N9禽流感
~~~沪上名中医向市民“支招”预防H7N9禽流感
     
2013年04月10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医不是板蓝根 出症状应尽快发汗
沪上名中医向市民“支招”预防H7N9禽流感
朱全弟
  名中医张建明呼吁:预防H7N9禽流感,中医不应缺位,应有所作为;中医应该有一支治疗流行性急病的常备力量。

  本报讯(记者  朱全弟)H7N9禽流感牵动人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已批准抗流感新药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中医能不能有所作为?记者日前前往嘉定采访沪上中医名家张建明。十年前非典肆虐,张建明曾作为沪上唯一被市政府点名而进入非典隔离病房抢救患者的中医专家。张建明对预防H7N9禽流感谈了中西医相辅相成的最新思考,他认为中医不应缺位,应有所作为;中医应该有一支治疗流行性疾病的常备力量。

  对于包括禽流感在内的许多急性流行病属于温病和疫病,历史上中医的学术相当成熟,临床应对力量也很强。所以,要预防、医治H7N9禽流感,除了临床使用国家批准的新药外,中医还是有办法的。刚发现H7N9禽流感时,有人想起了板蓝根,并疯狂购买、储藏,但中医不是板蓝根。张建明告诉记者:2003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全国公布的《非典型肺炎中医药防治技术方案》,完全可以用于指导易感人群的预防及不同类型和不同病期患者的治疗。关键是辨证掌握用药剂量。

  临别前,张建明拿出了他整个“最新思考”中的一个预防方案——

  【发汗】在出现感冒症状时,一定要设法在尽快的时间里,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让身体发汗,至微微出汗到衣服有点湿掉为止。具体可用生姜、午时茶,甚至方便面里的辛辣佐料都可,量要加大,还有就是最简便的泡脚,泡到出汗为止。

  【原理】在毒邪刚开始进入人体尚未站稳脚跟之际,我们要把“门窗”打开,开得越大越好,把毒邪赶出去。

  【提醒】不主张通过运动出汗,因为血液的加速循环会把细菌带入全身,因此不宜,而应该是静止状态下的出汗最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要闻
   第A04版:评论·随笔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要闻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科教卫新闻
   第A09版:民生新闻
   第A10版:社会新闻
   第A11版:法治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文娱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广告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财经新闻
   第A23版:财经新闻
   第A24版:长三角
   第A25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A26版:社会生活/长三角
   第A27版:广告
   第A28版:夜光杯
   第A29版:夜光杯
   第A30版:连载
   第A31版:阅读
   第A32版:目击
   第B01版:教育周刊
   第B02版:每周聚焦/教育周刊
   第B03版:教育周刊/家校互动
   第B04版:升学指导/教育周刊
   第B05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第B06版:专版/教育周刊
   第B07版:教育周刊/专版
   第B08版:招生留学/人才周刊
   第B09版:人才周刊/招生培训
   第B10版:招生移民/人才周刊
   第B11版:人才周刊/留学移民
   第B12版:留学移民/人才周刊
   第B13版: 人才周刊/留学招聘
   第B14版:人才周刊
   第B15版:汽车周刊
   第B16版:车界车市 / 汽车周刊
全力做好H7N9防控救治
发现非法活禽交易可举报
增强免疫力 早期发现诊疗
水禽鸟类有的被“禁足”有的“逍遥法外”
中医不是板蓝根 出症状应尽快发汗
“长三角”分别通报H7N9禽流感病情
新民晚报要闻A06中医不是板蓝根 出症状应尽快发汗 2013-04-10 2 2013年04月1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