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体育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钻石联赛上海站赛场捷报频传——~~~
钻石联赛上海站赛场捷报频传——~~~
钻石联赛上海站赛场捷报频传——~~~
钻石联赛上海站赛场捷报频传——~~~
钻石联赛上海站赛场捷报频传——~~~
     
2013年05月20日 星期一 放大 缩小 默认   
钻石联赛上海站赛场捷报频传——
没有刘翔的日子 我们学会守候
厉苒苒
■现场观众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本报记者 周国强 摄
  上周六,钻石联赛上海站在沪举行,此项赛事第一次没有刘翔的身影。

  没有刘翔的田径赛,人气却并未如多数人预料的那样冷清。为了吸引更多人参与田径运动,本届赛事不少门票免费赠送给了市民。市民李先生是第一次亲临现场观看田径比赛,票是朋友送的,但却让他迷上了现场令人激动人心的气氛。“这和看电视转播完全不同,很刺激。”

  放下身段,培育市场,刘翔的暂时隐退,带走了一批专属他的粉丝,但又来了许多新的观众。女子百米飞人弗雷泽盛赞现场观众:“在我看来,他们无疑是懂田径的,他们知道何时该有节奏地鼓掌,何时又该保持安静。”

  “进体育场就是一种进步。”刘翔教练孙海平坦言,当晚的上座率让他惊喜,这证明,多年赛事推广打下了不错的基础。“不管是自己买票还是别人赠票,能让更多人到现场看田径比赛,很有意义。”

  走过9个年头后,上海钻石联赛已成为亚洲最成功的田径赛事。去年,全球有403家电视台转播了上海站比赛,远超2011年的161家。九年前还是田径商业开发荒漠的中国,如今已有了巨大变化。

  刘翔,曾是上海田径大奖赛(现钻石联赛上海站)最大的金字招牌。但从2005年第一届开始,组委会就已做好有一天刘翔不能参赛的准备。“我们绝不可以过度依赖刘翔,我们要走的是群星路线。”赛事技术总监比利时人费尔迪·基罗姆斯在赛事第一年的首次工作会议上就提出这一点。九年来,上海大奖赛也一直依照着这一标准在努力。

  在国家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冯树勇眼中,刘翔创造的诸多奇迹在未来数年中,都不会有人超越。“但刘翔不可能永远做主角,大家要逐渐接受现实———他离开了,会有其他人登上这个舞台。”

  没有刘翔的田径赛,比赛成为更多人的舞台。

  “这是离我们最近的国际比赛。在家门口参赛,感觉和其他地方不一样,比起来更有动力。”110米栏季军谢文骏说道。或许因为这份回家的感觉,中国选手似乎更容易在上海的这场比赛中突破自我。无论是去年夺冠的撑杆跳选手杨雁盛,还是今年夺冠的跳远小将李金哲,比赛把他们推上了世界舞台。

  “有时候我在想,刘翔不参赛对我们是挑战,也是机遇,让更多人看到、感受田径运动的魅力。”办赛至今,上海钻石联赛赛事总监、荷兰人乔斯·赫尔蒙斯始终见证这项赛事的成长,他说,“中国田径市场从今天开始才真正成长。”

  本报记者  厉苒苒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评论·随笔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焦点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科教卫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法治新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国际新闻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体育新闻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财经新闻
   第B01版:康健园
   第B02版:养生/康健园
   第B03版:康健园/保健
   第B04版:康复/康健园
   第B05版:康健园/心理·实验
   第B06版:心理·调查/康健园
   第B07版:康健园/心理·情感
   第B08版:运动汇
   第B09版:运动汇/热点聚焦
   第B10版:域外传真/运动汇
   第B11版:运动汇/专版
   第B12版:一线调查/运动汇
   第B13版:运动汇/草根·人物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钻石联赛上海站佳绩
没有刘翔的日子 我们学会守候
众乐乐
体彩公告
广告
新民晚报体育新闻A14没有刘翔的日子 我们学会守候 2013-05-20 2 2013年05月2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