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则新闻,即便是“舶来品”,但凡能引起大家唏嘘感慨的,必与自身有关——这,大概就是新闻的“贴近性”,或者说是“为我所用”……否则,一则国外新闻,一位外国明星,远在大洋彼岸,与我们又有多大瓜葛?!
所以这一期,我们聚焦一个话题:继“洋外援”抢戏中超之后,越来越多的洋裁判,也悄然开始抢走了本土裁判的“饭碗”,后者只能从中超降到中甲,甚至中乙……
洋帅,洋外援,洋裁判……中国的联赛,面临同一问题:明明是我们搭台,却让老外抢去了“戏分”。当然,我们也可将之称为“海纳百川”,但“海纳”之后,本意总该是为了自身的发展,否则,这样的包容意义又何在呢!这不仅仅是中超联赛一家的问题,而是各个联赛普遍存在的困惑:在“舶来品”充斥中国职业联赛时,我们又如何更好地为我所用,从而提升自己?
回到贝克汉姆这则新闻,为拉近与中国球迷之距离,就在他挂靴前不足两个月,小贝还忙不迭来华转了一圈,连轴走了北京、青岛、武汉三城市……作为中超形象代言人,小贝明白拉近与中国距离之重要性!
所以,当我们的特派记者陶邢莹在巴黎,一对一采访了小贝效力的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主席,细听他述说小贝退役之台前幕后;当我们的排球记者李京红在上海,面对面采访今年法甲圣日耳曼一场焦点战的亲历者、“三荣电梯”公司董事长武剑华,听他讲述他赞助的法甲兰斯队逆袭小贝和圣日耳曼队的幕后故事……对于小贝,对于他所在的巴黎圣日耳曼俱乐部,或许,我们会有更多属于自己的解读。我想,这也是拉近新闻的一种方式。
对于中超越来越多的洋裁判现象,如何看?您尽可发表建议,在新民体育微博、在新民网体育频道……这里,我们只是提出问题,希望更多与大家互动,以期找到更好的方式,去帮助提高中国裁判的水平,去帮助推动中国联赛的发展……您的意见,对我们很重要。
小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