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班嘉宾 柏万青 上海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上海这座城市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邻里和谐、守望相助太重要了。如果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是由千千万万个家庭组成的,那么家庭和家庭之间的关系就像是在一个大家里的关系,需要和睦,需要温馨,需要正能量。
老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住条件改善了,邻里之间的关系却渐渐疏远了,而高空抛物、小区公共设施被挪用强占、“洋邻居”噪声夜深扰民等新问题出现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前天,上海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有“老娘舅”之称的柏万青作为嘉宾来到“夏令热线”值班,期间大家议论话题自然聚焦夏日里如何改善自己居住的“软环境”。
互相谦让
矛盾迎刃而解
记者:您与邻居关系怎么样?柏万青:比自家亲戚还好。一句话,“邻里好,赛金宝。”
记者:邻里相处得好,关键是什么?柏万青:大家要谦让。你会发现,邻里之间如果有矛盾,问题是很难解决的。原因就是抬头不见低头见,又不像家人之间有矛盾还顾及情面,所以我常说邻里之间的矛盾是生活环境的阴影,挥之不去的细菌。
记者:您是不是觉得现在邻里之间矛盾少了,感情也淡了?
柏万青:我曾经做过一些居民纠纷调解工作。以前,有这样的邻居矛盾:双方常常为了公用部位争得不可开交,为了邻居在自己家窗口晾衣服挡住了光线而不相往来,说到底就是为了自己的方便。可如今,情况变了,邻居开始陌生了,相互都不太认识。现在不少新建小区里,独生子女孤单没有玩伴,找邻居孩子一起玩,甚至两家结伴出游,我觉得这种形式特别好。
穿针引线居委功能拓展
记者:以孩子找玩伴为契机,建立融洽的邻里关系是挺好的,可有谁还能够常态化地为邻里关系穿针引线?
柏万青:那就是我们的居委会要拓展功能。我曾经用十六个字来概括心目中居委会的作用:发现人才,设置载体,组织起来,发挥作用。
记者:这十六个字怎么理解?柏万青:其实,居民之中藏龙卧虎,水平高、能力强的人很多,居委会要善于发现,充分动员,使得居民有机会共享资源。居委干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我常常说一件事,居民楼一层有层长,一个楼有楼组长,出门旅游有车长、桌长,大家就能够充分动起来,感受到自己肩负的责任,你不要小看这样的力量。
记者:有这样的例子吗?
柏万青:静安区一个高档小区有“留守十姐妹”,子女都在海外,她们是在小区合唱队认识的,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其中一个小姐妹开刀,是众姐妹帮忙签字,术后护理也是轮流来,逢年过节都在一起。如今,“十姐妹”已经形影不离,每天轮流到其中一家聚餐。
小区设施理应开放利用
记者:天热了,有“洋邻居”屋顶开派对,有邻居日夜练小提琴…原本就烦躁的心情更难受了,怎么办?
柏万青:一方面应该通过适当的渠道反映和沟通解决,但有时候自己也可放下心情,不要太在意。
记者:高空抛物现在已成为一大陋习,您怎么看?
柏万青:说实话,高空抛物的人损人不利己。因为他的懒惰,图一时方便,破坏了自己居住的小区整体环境,对小区的社会评价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比如会因环境不佳影响小区房屋出租。
记者:从夏令热线投诉反映的问题看,有不少是说小区会所被挪作他用,活动室成了小超市、水果店、收钱的桌球房等等,您有什么建议?
柏万青:居民小区的公共设施就应该为居民所用。尤其是这段时间天气热,居民还可以在活动室避避暑、聊聊天。
本报记者 鞠敏 陈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