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纳基斯接手中国男篮后,本报记者李元春、许明和陶邢莹曾先后与这支球队有过交集,听听三人对于中国男篮溃败有何想法。
疑问一:从上半场结束领先10分,到第三节结束落后9分,“黑色第三节”遭对手逆转19分,中国队到底怎么了?
李:这场比赛,中国男篮就像一辆轿车,一开始就全力加速,把对手甩开几条街。打到一半以为胜利到手,没想到下半场一开场就被打懵掉了,等再想追,发现自己油箱里没油了,对手却马力十足、越跑越远。
许:细细想来,前面的比赛中华台北已经证明了实力,他们有系统的战术、有稳定的投手、有团结在一起的韧劲,这些恰恰是中国队所没有的。
陶:我也认为这场溃败早有征兆,不只是心理问题,也不是阿联有伤所能搪塞过去的。为什么在出征前,亚篮联会爆出不一样的名单?明眼人都看得出,出征前的男篮已经暗流涌动。
疑问二:这是中国男篮派主力出战亚锦赛的最差成绩,这是真实水平吗?
李:2007年我们派二队拿了第十名,一队无缘四强从来没发生过。中国队虽已不再是亚洲霸主,但怎么也不该沦落到输中华台北队18分,惨败肯定有问题,从队员到教练都该被问责。
许:排除刘炜等球员因伤缺席因素,这确实是中国男篮能派出的最强阵容了,但不至于打成这么差。是不是有球员出工不出力,外界已经在这么传了,我相信也不是空穴来风,也许一个月后的全运会上会找到答案。
陶:不说真实实力,至少是中国男篮现状的真实写照。现在有队员为全运蓄力并非不可能,在全运会上好好拼,或许才能给自己和生养自己的地方队带点真正的实惠。
疑问三:中华台北队有5名球员在CBA效力,CBA给了他们成长的土壤,又给中国男篮的球员带来了什么?
李:我觉得有一点毋庸置疑,CBA联赛肯定是有锻炼价值的,至少入选国家队的球员不会被外援压制。广东队国手多,不靠外援打球;八一队没有外援;辽宁队外援不灵光……可以说,国家队没什么球员遭到外援压制。
许:说的是没错,但看看国内联赛,强弱格局还是很分明的,球员流动性差导致了这种格局很多年无法打破,去年山东也是靠三外援才出挑,球员和球队都太过安于现状。
陶:前不久写了尚平成为中国男篮赴欧第一人的稿子。他说,当初郭艾伦、王治郅想去欧洲还去不了,所以他很珍惜这个机会。就像之前说的,CBA最优秀的一批人基本无法自由流动,形成恶性循环,年轻球员打不上来,优秀球员走不出去。
疑问四:亚锦赛前,老将是否入选的话题炒得火热。几场比赛下来,老将们表现得如何?中国男篮是不是还需要他们?
李:总体来说,我有些失望,一些老队员不是很努力,他们不是靠拼劲在打球,而是靠资历。从长远看,现在让老将急流勇退也不是坏事,不破不立,索性推倒重来。
许:我觉得老将还是有暂时保留的必要,像这次亚锦赛,几场比赛王治郅都没有被充分激发,刘炜缺阵的影响也很大,要顺利完成新老交替,还真不能一刀切。
陶:姚明慈善赛期间我专访了扬纳基斯,当时我问,王治郅等老将还会重用吗?他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有些老将因为伤病原因,一直没有系统训练,没法给出答案。当时我感觉,扬帅对老将是有保留的。
疑问五:后姚明、王治郅时代的中国男篮,谁还能够扛起前辈留下的大旗?
李:现在的中国男篮,易建联的核心地位不容置疑,也许再过几年王哲林成熟了,会和阿联撑起内线。但这两个人在气质上都不是当核心的料,可没办法,国家队没人,只能逼着他们上位,他们也只能硬着头皮上。
许:是的,易建联是无可争议的人选,但他自己怎么想呢?王哲林?那需要中国男篮等得起。
陶:就算易建联是那个人,但一个人远远不够,中国篮球不能只寄望于一个人来扛大旗,而是需要扎实的根基,没有哪支世界强队是一个人的球队。 本报记者 李元春 许明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