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9: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10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唐云手杖 师生良缘
杨忠明
  手杖,细细长长,寻常之物,常被人遗忘,蒙尘在旧屋一角……但是手杖与艺术家有缘,我们看到旧照片中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唐云、陈巨来、谢稚柳等大书画家手持手杖的旧影,神采奕奕,气度非凡。其实一根好的手杖也是一件典藏艺术珍品。

  沪上书画大家唐云先生喜欢集藏文玩,也喜欢收藏手杖,我曾听印坛大名家陈巨来先生说:“唐云白相斯的克,我收藏打火机。”巨来先生外孙孙君辉说:“外公(陈巨来)晚年用的‘斯的克’,是很平常的一根,是隔壁邻居送给他的,外公喜欢打太极拳,身体好,一般不用手杖。”

  今年黄梅时节我到七宝古镇唐云关门弟子许恺德兄“恺音斋”游,在唐云先生曾经使用过的硕大画桌上欣赏了许恺德画的墨竹,画面上竹枝刚劲有力,在风、雪、晴、雨中,那疏旷幽秀的神韵气息同他的老师唐云作品可以媲美,可以乱真!在品赏完沪上刻印名家童衍方、吴颐人、吴天祥等先生为恺德刻的二十余方印,唐云先生画的墨竹后,屋角几根竹手杖,引起我的注意,其中一支很特别,竹节膨胀,形态怪异,一问,原来是葫芦竹。许恺德告诉我:从前老师唐云对他说,竹制手杖很好玩,竹节、竹纹、竹色天然成趣,常常观察对你画竹有帮助。所以许恺德也收藏几支竹手杖玩玩。说到竹手杖,许恺德寻出一张唐云先生竹手杖的照片向我讲述了他的师兄,现居杭州已九十余岁高龄的名画家徐从初先生与唐云手杖的旧事。

  上世纪八十年代,唐云先生到杭州,回沪后发觉自己的手杖遗忘在宾馆里,就写信给徐从初,要他寻找手杖。信中写道:“我已安抵上海,临行时有一手杖忘在柳浪宾馆三二三室房间内(即我所居之室),放在靠电视机窗前,式样是有节的棕竹,头上扶手前有两点如眼睛,杖尾用橡皮作柱的,此杖我最心爱之物,请即去一取,收到后,即烦给我一信,杖暂代我保存,以后有便带来,此致,从初弟,老药,十月三日,杖此形如下。”唐云先生还用毛笔画了手杖简笔画。

  许恺德说:“我的师兄徐从初上世纪四十年代在申城一家私人诊所工作,当年开诊所的梁俊青和吴曼青夫妇医术高超,名气大,又喜欢书画艺术,唐云等书画名家常常来此雅集,绘画写字。吃茶吟诗。年轻的徐从初把书画家们丢在废纸篓里的弃稿收集起来,自己照着临摹。吴曼青发觉这个小伙子爱好书画,便把他介绍给唐云先生,后来成为大石斋高足,现在是中国山水画名家之一。”

  再说当年徐从初接到先生唐云的信后,立即奔去宾馆寻到唐先生心爱的手杖。唐云逝世后,唐云家人便将这柄手杖送给徐从初。徐先生感动啊,他常常对朋友说:“握着这支手杖,如握恩师温暖的大手。”

  笔者闻后感叹不已:一根手杖说旧事,师生情谊暖人心!

  杨忠明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特别报道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特别报道
   第A07版:广告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广告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家装专版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艺术评论/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设计之都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B08版:博物巡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拍卖指南/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阅读/连载
   第B16版:新民俱乐部
吴昌硕纪念壶
名人名家刻名砚端砚新品惹人爱
唐云手杖 师生良缘
刊头篆刻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B09唐云手杖 师生良缘 2013-08-10 2 2013年08月10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