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 立意不可怕,审题有技巧
张同学:我拿到一个作文题常脑中一片空白,读不懂!所以平时审对题分数能好点,审错题就没戏!
“星级”讲师评点:审题不是玄乎不可把握的。中考本来就是面向所有中学生的,出题不会在大部分学生的理解能力范围外。冷静分析一定能找到蛛丝马迹的线索,重点是要读懂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有些词可能有象征意。审题时不妨做一些圈画,动笔即是动脑,灵感源于笔尖。
【案例二】
无人缺素材,有人缺发现
李同学:我觉得没东西好写,生活平淡无奇,所以只好编一点故事,不过有时候实在编不出来很烦恼。
“星级”讲师评点:很多同学抱怨生活平淡,无话可说,编故事是常用手段,有时候不惜把家人编个重病缠身,把同学编个家破人亡。这个世界缺的不是美,而是发现美的眼睛。每个人经历的生活都由琐碎的片段组成,绝不可能缺写作素材,不是只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才叫感动,平淡之中见真情。
【案例三】
技法虽讲究,真情更重要
孙同学:我看别人文章有文采,可我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很普通,老师看着也无趣!
“星级”讲师评点:文章出彩确实可能是因为文采飞扬,不过这绝不是唯一的亮点,有时候若内容别致,语言质朴同样真挚动人。写作技巧有方法可循,形式上的变化、修辞手法的多用、开头结尾的设计等等,如果在审题不偏的基础上适当运用,都能为文章增色。
以上三个常见案例分别是由于“思维与情感”“内容与素材”“美化与技巧”三个方面出了问题,只要教学得法,写作能力可以像“数学分数”一样精确,设置三大课程模块全面提升写作能力,提高写作应通过科学的测评找到问题,对症下药才能提高成绩。陈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