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11月02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只要给我一个家”
梁依云
■ 鸵鸟常常喜欢这样昂着头,这是对自己感到自豪还是在眺望着远方进行着什么思考? 文清 摄
■ 鹈鹕用它长长的喙,带给人的不仅是丰盛的鱼类,更带来全新的信任和无声的温暖  国宁 摄
■ 成群的火烈鸟不约而同地支起单脚,悠闲地休息着  贾乃琰 摄
■ 深邃的眼神让人错觉它似乎拥有不低于人类的智慧  钟欣媚 摄
野鸭在整理羽毛将头埋进身体里的瞬间,却让拍摄者苦苦等候两个小时之久  贾乃琰 摄
■ 这只酷似《哈利·波特》电影中会送信的海德薇的猫头鹰,用炯炯有神的双眼展现着十足的霸气  徐兆林 摄
  ◆ 梁依云

  刚出生那会儿,母亲教导我们:“我们是鸟类,等你长大了就能飞向天空。”直到长大后,我才意识到,祖辈们代代相传有关我们“鸟类”的身世其实是人类对我们的称呼。不仅如此,听说他们还将我们分门别类,取了很多名称,或许这是他们喜爱我们的表现?

  这一点,我颇有自信。试问,在自然界中,有多少能翱翔天际的?又有多少拥有妖娆的姿态?我们是如此特别,甚至同类之间也是各具个性,各领风骚。先以我为例,人类管我叫“猫头鹰”,听说跟我长得很像的一只还拍过一种叫“电影”的东西,以至于有些人类以为我也能为他们送送信、寄寄包裹什么的;还有些奇怪的人喜欢拿着黑黑的圆筒盒子在我周围转悠,是不是对着我发出“咔嚓咔嚓”的声音。其实,想差遣我做信差根本没戏,因为我并不热爱运动,有时一个白天我都可以保持同一个姿势不动,最多转转脖子而已;我比较喜欢安静,最爱独自窝在树枝上,晒着阳光睡个小觉,等到晚上再瞪大眼睛去寻觅大餐。 

  我也曾见到过和我完全不同的鸟类们,就连我也对我们之间的巨大差异感到很新奇。比如一群叫火烈鸟的家伙们,他们不像我这样圆滚滚,反而有着纤细修长的双腿和脖子,他们喜欢扎堆在一起,做出一模一样的动作。最奇怪的是,他们居然都喜欢蜷起脖子,仅支着一条那么细的腿睡觉!我看着都累呢! 

  我还见过名叫鸵鸟的大家伙,他长得可真怪,和多数鸟类一点儿不像,他甚至根本不会飞,却跑得飞快;他的身体像个布满羽毛的巨蛋,脖子上却一根羽毛也不见;它要不就昂着头东张西望,要不就索性将小脑袋埋进沙土堆里,真让我猜不透。另一些叫鹈鹕的更有趣,他们整天跟人类呆在一起,每天在水上游着,时不时飞速将脑袋扎到水中,一眨眼就叼出条大鱼;可是他们竟然大方地把猎物送给人类,这也让我猜不透。 

  不过,比起他们来,我更猜不透人类对我的态度。虽然感觉得出人类挺喜欢我,可他们又为何总喜欢逼迫懒得挪窝的我和家人时不时地搬家呢?其实我想要的真不多,只要有个隐蔽的枝头供我打盹就好。作为回报,我虽然不会送信,但每天也可以消灭不少你们最讨厌和害怕的老鼠啊蛇啊,不是挺好吗? 

  拜托了,其实我很有用,只要给我一个家就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综合新闻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评论·专栏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中国新闻
   第A10版:国际新闻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文娱新闻
   第A13版:文娱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体育新闻
   第A16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02版:城市话题/国家艺术杂志
   第B03版:国家艺术杂志/美术地图
   第B04版:设计之都/国家艺术杂志
   第B05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06版:新民展厅/国家艺术杂志
   第B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新民展厅
   第B08版:艺林散页/国家艺术杂志
   第B09版:国家艺术杂志//品味典藏
   第B10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B11版:国家艺术杂志/漫画世界
   第B12版:专版
   第B13版:专版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夜光杯
   第B16版:阅读/连载
“只要给我一个家”
等待再久也情愿
新民晚报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B05“只要给我一个家” 2013-11-02 2 2013年11月02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