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指出,新一届国务院组成后,把转变职能作为第一件大事。目前已取消下放334项行政审批等事项,简政放权成为深化改革的“马前卒”和宏观调控的“当头炮”,成效不断显现。今年以来全国各类企业登记数比去年同期增长25%,其中民营个体企业增长37%,带动民间投资以23%左右的速度增长,社会投资和创业热情迸发,经济出现稳中向好。加快改革与调整结构叠加的效果,超出人们预期。
李克强要求,地方政府职能转变要重点抓好“接、放、管”。接,就是接好中央下放的审批事项。中央明令取消的,要不折不扣地放给市场、社会,不得截留。放,就是把地方本级该放的权力切实放下去、放到位,特别是对不符合法律规定、利用“红头文件”设定的管理、收费、罚款项目应一律取消,决不能打“小算盘”、搞“小九九”,防止“上动下不动、头转身不转”。管,就是把该管的管起来、管到位。在减少事前审批的同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规范监管行为,克服随意性,着力构建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让创业“火”起来。对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尤其是损害人民生命健康的食品安全等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要严惩不贷。建立健全“黑名单”制度,让违法者付出承受不起的代价。
李克强指出,地方机构改革要着力搞好“控、调、改”。控,就是严控地方政府机构编制总量,确保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调,就是调整优化机构编制结构,重点强基层、强一线,转变“头大腿细”现象。改,就是通过深化改革,挖掘机构编制潜力,满足事业发展需要。中央各部门不得以任何形式干预地方政府机构设置和编制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