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民生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松江有望推广生态种植模式
~~~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松江有望推广生态种植模式
~~~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松江有望推广生态种植模式
~~~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松江有望推广生态种植模式
~~~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松江有望推广生态种植模式
~~~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松江有望推广生态种植模式
~~~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松江有望推广生态种植模式
~~~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松江有望推广生态种植模式
     
2013年11月03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稻鸭米”卖断档 农场主收入高
不施化肥不打农药 松江有望推广生态种植模式
朱全弟 陈孝斌
  本报讯 (记者 朱全弟 特约通讯员 陈孝斌)刚从稻田里收割的稻子烘干8小时后出米,就有人抛来了采购订单;上市两周后,仓库里一粒新米也没有,全部卖光。前段时间,松江区叶榭镇同建村家庭农场主孙红荣就遭遇了这样幸福的“烦恼”——今年试种新品种、采用新种植模式的“稻鸭米”尽管每公斤卖到了17元,但还是不够卖。

  孙红荣告诉记者,他在稻田里种植的品种,是松江区农业部门自主选育的早熟优质品种——“松—1013”,在其他不少地方也有种植。但他家稻田里产出的“稻鸭米”却不同寻常,煮出来的米饭,不仅看上去亮晶晶,闻起来香喷喷,而且吃起来糯嗒嗒。其中奥秘,就在于他探索的不施化肥、不打农药的“稻鸭共生”生态种植模式。

  原来,今年“试验”的25亩稻田里人工插秧刚结束时,每亩稻田里就悄悄“游”进来15只小鸭子。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这些鸭子不仅吃光了稻田里的害虫、杂草,也有效松动了土壤。而鸭子分泌出来的鸭粪,则成为秧苗生长所需的上佳“滋补品”。孙红荣介绍说,“鸭子太多了,不行;鸭子太少了,也不行;多了,稻田里的虫子不够鸭子吃,鸭子就会啄食水稻的叶面。少了,治虫害的效果不明显。每亩放养15只鸭子刚刚好。”水稻田里虽然全程不用农药,但灭虫效果却出奇地好。

  “稻鸭米”产量不高,每亩稻谷产量只有400公斤左右,远低于周边地区一般稻谷600—650公斤的亩产量。不过,按照今年的销售价和61%的实际出米率,“稻鸭米”每亩产值可达4150元,而普通稻田亩产值则只有1750元左右,而种植成本每亩仅比普通模式增加了150元。

  尝到了甜头,孙红荣打算明年将自己承包的近100亩稻田全部采用这一生态种植模式,松江区农业部门和叶榭镇也在积极研究如何完善这种种植模式,生态种稻模式进一步成熟后,有望在松江区适度推广。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中国新闻
   第A06版:目击
   第A07版:国际新闻
   第A08版:留学招生/人才专版
   第A09版:文娱新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新视界
   第A15版:新视界
   第A16版:专访/新视界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阅读·连载/星期天夜光杯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B06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国学论谭
   第B08版:音乐音响/星期天夜光杯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上海珍档/星期天夜光杯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B12版:百姓纪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闲话
   第B1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6版:新智/星期天夜光杯
缠绕两天 今夜雾散
“菜管家”加入光明食品
罗泾地区建成20个公交候车亭
黄浦区倒粪站实施“除臭工程”
整改落实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
全市搬场车 八成“黄”转“绿”
“稻鸭米”卖断档 农场主收入高
中国福利彩票
新民晚报民生新闻A03“稻鸭米”卖断档 农场主收入高 2013-11-03 2 2013年11月03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