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衢州实施“共建生态家园”行动的一个缩影。地处浙西钱塘江源头地区的衢州为了确保“一江清流送下游”,从今年10月中旬开始,衢州市县两级1480名机关部门干部,奔赴1480个行政村担任生态指导员,每周驻村不少于4天。在3年任期内,他们将对当地生态环境进行调研、整治,用3年时间打造出全国生态乡村的“衢州样板”。
柯城区委办干部童惠春上个月过完国庆不久,就提前来到了对口指导的石梁镇荞麦坞村,开始着手调查摸底。“村里有多少人口?有没有污水处理设施?垃圾是怎样处理清运的?”刚和荞麦坞村党支部书记陈耀星一见面,童惠春便掏出笔记本开始了解村里的具体情况。和每一位生态指导员一样,童惠春到村里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村里前前后后都走个遍,工业污水往哪里排放、生活垃圾怎么收集、农业种植有没有农药污染……这些情况他都要一一掌握清楚,为村里建立起一个“生态档案”。
带着这份“生态档案”,童惠春就可以寻求专业组的帮助。这支由农办、环保、农业、住建、水利等相关职能部门牵头组成的“共建生态家园”专业组,分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垃圾集中收集处理组、工业污水治理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组、城镇污水治理组、河道整治组等5个专业组,将有针对性地对每个村制订切实可行的生态保护和发展方案。到2016年,衢州所有行政村将完成环境整治工程,人居环境大大改善,将生态环境打造成衢州的“金字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