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表演过程
昨晚展现在观众面前的,是3部地道的现代舞作品,而且,侧重于以极简主义的手段来诠释编导的理念。在节目单上的舞评人文章中,《倒影》被称为“独具匠心”,在半个小时的表演长度内,编导或许想通过演员彼此之间的互动,来凸现彼此的情感矛盾与逐趋和谐,但观众却很难感受到舞蹈里究竟蕴含了何种“匠心”;《摩根最后的咔嗒声》在节目介绍中被标注上了“探讨时间消逝的体验”,则更是让人在观看时有不知所云之感;《五重奏》的舞蹈语言倒是比较动感,演员表演时的情绪对观众颇有感染效应。因此,除了专业人士,普通观众享受到的大概只是演员们十分尽力的舞蹈姿态和表演过程,要读明白理念则无从谈起。
聚焦舞台之外
从以前强化舞蹈的本体,到如今兼顾作为审美主体的观众欣赏心态,优秀的现代舞其实在上海的舞台上出现了不少。而昨晚上演的现代舞,显然与观众的欣赏心态少了一点对接的渠道。两次中场休息期间,记者听到观众的议论焦点也并非舞台上的表演,津津乐道的话题几乎都围绕着这个舞蹈工坊的创始人、《倒影》编导本杰明·米派德和他那位将来沪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妻子。因为他曾出演了惊悚心理电影《黑天鹅》,而且,他的妻子就是凭着主演《黑天鹅》摘得第83届奥斯卡影后的娜塔莉·波特曼。
“触电”名声大振
尽管本杰明·米派德拥有纽约城市芭蕾舞团主演的经历,但舞蹈演员难以成为大明星是个不争的事实。毫无疑问,这位旅美法国舞蹈家的艺术造诣极高,但过去也只是在舞蹈爱好者中小有名气而已。2010年,他在《黑天鹅》扮演了一位台词不多的男配角之后,传出他与娜塔莉·波特曼拍戏生情,先生子、后结婚轶闻,使他顿时名声大振,迅速拥有了大批“米粉”,甚至大名鼎鼎的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也邀他今秋接任总监之职。虽然这次他并未率团来沪,但影迷们争相一睹他的作品风采,爱屋及乌的心态造成了票房火爆。这让人想起曾主演《英国病人》《布拉格之恋》等电影的法国巨星朱丽叶·比诺什,2009年3月以45岁的年龄在东艺主演现代舞《我之深处》,同样出现了火爆场面。显然,明星的光环照亮了现代舞的票房。
本报记者 杨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