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桥”往事
“侬不晓得,这座桥的历史很长,以前的名字还不大好听,先叫垃圾桥,后叫老垃圾桥。”市民张阿姨从小生活在浙江路桥附近。昨天一大早,她带着孩子的专业相机过来,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其实,浙江路桥历史上有过不雅的名称:垃圾桥和老垃圾桥。并不是说桥造得不好而称为“垃圾桥”,也不是按现代人说法的“豆腐渣工程”。相反,它是仅比外白渡桥迟一年建造的钢结构桥梁,非常坚固,使用至今已超百年。
网友“佐助椿萱1933”在博客中说,之所以称它为垃圾桥,是因为桥建在苏州河南岸垃圾码头邻近,人们就俗称为“垃圾桥”。后来建了现在的西藏路桥,俗称“新垃圾桥”,浙江路桥也就称为“老垃圾桥”了。
城市新地标
浙江路桥横跨苏州河两岸,连接河北的闸北区和河南的黄浦区。长期以来,河两岸因这座桥生出很多故事来。
市民邹阿婆喜欢到苏州河对面的菜场买菜,乘公交车经过浙江路桥,到海宁路甘肃路附近的菜场。“那个菜场好,旁边又是医院,老年人比较方便。”浙江路桥“搬家”大修后,她得步行到北京路附近的菜场。
如今,浙江路桥北属于苏河湾地区,未来将规划建成约10公顷的苏河湾绿地。与周边慎余里、天后宫、新泰仓库、浙江路桥等闸北区的标志性历史建筑融为一体,成为兼具人文、生态、低碳、便利的城市新地标。107岁的浙江路桥,还是舍不得它守护了107个年头的两岸百姓和这座城市。
本报记者 陈杰
移桥耗时16小时
昨天,107岁的浙江路桥移桥真可谓是一波三折。因为天气关系,移桥现场准备提前到凌晨5时开始,正式移桥7时开始。出于安全考虑,移桥结束的时间一推再推,直至深夜11时30分才告完成。浙江路桥桥体为文物,施工阶段的结构保护至关重要,整体驳运时需要加固处理,并减少对于结构的扰动。施工方经过现场会商后,重新调整液压模块车位置。经过16个多小时,钢结构桥身终于移进苏州河边的临时厂房,进行大修。据了解,修缮后的浙江路桥重量将减少200吨左右,桥身将更加轻盈牢固,恢复1908年的“容貌”,预计可再服役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