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最大的热点无疑是A股市场的跌宕起伏,前三天走得好好的沪深股市,不断创出新高,改写了许多历史纪录。但是,周四兵临5000点城下的时候,风云突变,大盘由上涨转为暴跌,到收盘,各指数跌幅均超过5%,尤其是上证指数暴跌6.5%,和2007年的“5·30”跌幅完全相同。由于今年5月30日是休市日,于是,大家调侃说今年“5·30”和“5·28”调休了。
上证指数本周的周K线收出十字星,上下震荡500多点,是今年以来上下落差最大的一个月,如此的震荡幅度说明市场对未来走势出现分歧,继续看好者当然还有不少,担心下跌的人也在增多。这种分歧,这种震荡,让市场风险加大。十字星就像一个十字路口,市场下周又将进行选择。
本周影响股市的一个消息是富时FTSE指数公司周二宣布,启动将A股纳入其全球过渡指数的计划,初始权重为5%,最终权重将上升到32%。市场认为此举将给A股市场带来增量海外资金。不过,瑞银发表报告认为,新设立的FTSE新兴市场过渡指数并不意味着全球基金必须将A股纳入其组合中,配置A股,所以影响不大。
中国资本市场开放的速度的确在加快,而这种开放是双向的,本周另一个消息是QDII2即将在上海等6个城市试点,也就是符合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可以直接到境外进行投资。
上海本周公布了《关于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意见》,这份布局“科创中心”建设的22条意见中提到要“推动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包括在上海股权托管交易中心设立科技创新专板等等,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对于推动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十分重要,本期金融城“热点解读”版对此进行了分析解读。
说到创新,斯坦福大学商学院Frank E.Buck金融学荣誉教授、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迈伦·斯科尔斯认为,通过使用科技、机器人,创新取得巨大的突破。比如3D打印,未来5到10年,人类能够对自己身体“扫描”,如果某个部分需要“替换”,25年或者更长一点时间,就可以通过3D打印机“拷贝”需要替换的身体“部件”。本期金融城“封面人物”版专访了迈伦·斯科尔斯。
昨天是5月股市收官日,大幅震荡的5月股市有些什么特点?本期金融城“证券服务”进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