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金融城/理念分享
     
本版列表新闻
     
2016年01月23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股未得利 老股已缩水
应健中
  当全世界各类市场处于风雨飘渺之时,大家将眼光盯着那个冬季达沃斯会议上财经界大佬的言语上了。本周一句“监管层计划减少对股市的干预……”,导致市场大跌;又一句“中国将继续对股市的干预……”,使股市稍稍回暖,但也没有大涨,一句话,如今的中国股市已处于惊弓之鸟状了。

  尽管市场如此,IPO还是照出不误。第一批小心翼翼地推出7家公司,并且宣布发行初期每天只发行1个新股,这种小心翼翼,既有怕对市场带来新的伤害的因素,也有新系统上马,怕出问题的因素。现在这种发行方式有点像商品的“饥饿营销”,那么大的一个市场,一天中只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股票,让大家来抢,制造出供不应求的气氛出来,这就是现在即便市场跌得稀里哗啦,但新股还是炒上天的主要原因。

  按新的规则,发行股数2000万股以下全部给个人投资者网上申购,没机构网下申购的份,这次7家中特意安排了3个,这也算是中国股市的新福利吧,但这种“福利”没有普惠价值,由于无资金成本,任何手中有点股票的人都能申购,估计新股的中签率会低到万分之几,这个中签率比彩票还要低,比上海车辆拍牌概率还要低,实际上对投资者没有多少吸引力的。记得13年前也曾经采取过市值申购新股,实施了3年,最终黯然退场,当年并没有出现想当然的打新资金进入二级市场,相反这部分资金大多数撤离股市,当然当年处于大熊市,那么这次改革是否会扭转乾坤,还需要继续观察。

  最令人遗憾的是,新股还没有申购,那部分准备做新股的资金买入的股票已经大亏,这是本次IPO升级版推出时面临的第一个败局。与13年前实施的市值申购不同的是,现在计算市值的依据变了,现在市值计算的依据是前22个交易日的平均市值。当最后一批28家新股按老方法发行之后,有一批人开始提前买入股票,仅仅只有半个多月,年初入股者,新股还没有开始申购了,老股却大大缩水超过20%,为申购新股而持有老股,似乎已经变成一件得不偿失的事了。

  从全市场角度而言,这似乎也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为发区区几家小公司的股票,募资也就几十个亿元,但全市场市值的缩水都是上千亿、上万亿元,为获得芝麻而丢了西瓜,这样的买卖不是件合算的事情。

  此次新版IPO开闸,开弓没有回头箭,由于新股依然抢手,新股的这种“饥饿营销”的发行方法依然将维持一段时日,新股上市炒作之风依然火爆,而这些跟二级市场的走势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接下来市场好,新股就多发一点,市场不好就少发点,管理层与投资大众还在小心翼翼地博弈。

  对于投资者而言,手中有股票市值的不妨积极参与申购,反正申购不花钱,一旦幸运之神降临,可以赚点零花钱,原来申购不中签会损失利息,而现在不中签也不会有任何损失,所以不报白不报,但为了拿新股而去买老股,在目前似乎还不是一件很划算的事情。投资者既然选择了股票操作,主营业务还是做二级市场的股票,有机会就做做,没机会就歇着,而现在的新股申购则是一种不确定的营业外收入,靠抓阄的运气吧。  应健中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时政·要闻
   第A03版:上海两会·话题
   第A04版:评论/专栏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街拍/目击
   第A07版:上海新闻
   第A08版:中国新闻
   第A09版:文体汇
   第A10版:动态/文体汇
   第A12版:动态/文体汇
   第A13版:互动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广告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广告
   第A18版:夜光杯
   第A19版:夜光杯
   第A20版:阅读/连载
   第B01版:金融城
   第B02版:封面人物/金融城
   第B03版:金融城/中国商学院
   第B04版:股市大势/金融城
   第B05版:金融城/理念分享
   第B06版:证券服务/金市汇市/金融城
   第B07版:金融城/金融城周刊/互联网金融
   第B08版:百姓金融/金融城
   第C01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C02版:镜头艺术/国家艺术杂志
   第C03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术评论
   第C04版:文化时评/国家艺术杂志
   第C05版:国家艺术杂志/艺林散页
   第C06版:民间收藏/国家艺术杂志
   第C07版:国家艺术杂志/文娱台历
   第C08版:家装专版
新股未得利 老股已缩水
左侧机会逐步显现
月晕而风 础润而雨
暴跌是布局春季行情好机会
新规则下打新股
猴年改变投资思路(二)
新民晚报金融城/理念分享B05新股未得利 老股已缩水 2016-01-23 2 2016年01月23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