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4:聚焦/文体汇
     
本版列表新闻
比赛现场,乒坛名宿徐寅生指着张德英说——~~~
比赛现场,乒坛名宿徐寅生指着张德英说——~~~
比赛现场,乒坛名宿徐寅生指着张德英说——~~~
     
2017年05月07日 星期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比赛现场,乒坛名宿徐寅生指着张德英说——
“知青里出了个世界冠军”
金雷
■打球的、看球的,三百多知青欢聚一堂 金雷 摄
  因为小小的乒乓球,上海的老知青来了个大聚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情结。谈到体育运动,乒乓球是上海知青的情结。

  乒乓情结浓

  问担任老知青乒乓球赛裁判的邱锦飞,参赛队员的知青身份怎么识别?“看身份证,哪年出生的,就晓得了。”

  “第27届世乒赛在北京举行,庄则栋为中国赢得了世界冠军,”邱锦飞回忆,乒乓在当时的年轻人里引发热潮,成了全民健身的热点,“我们上学时,空出一间教室,摆上乒乓台就可以打了。”

  加上观赛助阵的,卢湾体育中心集合了300多位上海知青,大家一来是打球,二来是叙旧。“侬伢是黑龙江的?哪个团?我是44团。”“我64团!”“崇明新海农场的?今年回去看过?”

  老知青们遇到一起,有讲不完的话,叙不完的情。经常是几个战友聊得热络,忘了上场时间。

  后代爱打球

  做什么都认真踏实,打球时的老知青也是这样。在崇明插队的知青吴耀伟每打完一局,一旁的战友就上来跟他讲球,并提醒他准备好另一块球拍。黑龙江插队的潘永华请来俱乐部的年轻搭档,趁着比赛间隙,两人找台子赶紧练球。

  乒乓台边出现了一张稚嫩的小脸,宋峥9岁的外孙女来为外公助阵。“大大加油!”在外孙女有节奏的助威声中,宋峥越打越好。去年的全国乒协会员联赛总决赛,宋峥和俱乐部队友一起赢得了团体第五名。现在,宋峥还在家附近的胡家街小学教小学生打球,每天下午两个小时,风雨无阻。“有些小囡上了几次就不来了,”宋峥牵住外孙女的手,“侬要坚持啊!”

  打出了名堂

  大家围住了张德英,说她做了件好事,给上海知青提供了一个交流、健身的平台。乒坛名宿徐寅生指着张德英告诉老知青们,“我们知青里出了个世界冠军!”

  张德英回忆当年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师给徐寅生写信想继续打球,说要感谢徐寅生的知遇之恩,她进了黑龙江省队又进了国家队,代表知青站上了世界冠军领奖台。

  插队经历磨练了老知青们不怕苦累,乐于奉献的坚强意志,这种品质又让晚年的他们热爱运动,热爱生活,把日子过得更加精彩。

  本报记者 金雷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专题报道发展篇
   第A03版:迎接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专题报道发展篇
   第A04版:要闻
   第A05版:上海新闻
   第A06版:上海新闻
   第A07版:郊野大地
   第A08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09版:目击/新民印象
   第A10版:文体汇
   第A11版:文体汇/人物
   第A12版:影视/文体汇
   第A13版:文体汇/动态
   第A14版:聚焦/文体汇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A18版:读书/星期天夜光杯
   第A19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A20版:夜光杯/星期天夜光杯
   第A21版:星期天夜光杯/都市专栏
   第A22版:国学论谭/星期天夜光杯
   第A23版:星期天夜光杯/译文
   第A24版:市井故事/星期天夜光杯
   第A25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A26版:快乐作文/星期天夜光杯
   第A27版:康健园
   第A28版:健康养生/康健园
   第A29版:金色池塘
   第A30版:晚晴风景/金色池塘
   第A31版:金色池塘/长命百岁
   第A32版:银发社区/金色池塘
博士里球技最好 球员中学历最高
“知青里出了个世界冠军”
老知青乒乓球赛昨开拍
新民晚报聚焦/文体汇A14“知青里出了个世界冠军” 2017-05-07 2 2017年05月07日 星期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