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惊喜的是,J导游给返程的中老年游客,额外安排了三个“景点”。
在旅游大巴行驶至第一个去处的途中,她端起话筒,面对车厢里的游客,讲述一段自己的历程:“我在山沟里长大,17岁那年与父母闹翻后离乡远行。几经周折,在某市找到一份工作,销售业绩连创佳绩,得到公司旅游度假的奖励。那天,我独自漫步街头,瞧着别人在寒冬为父母选购,进补佳品的那一幕,我想起离家多年的爸妈,便购买几盒滋补品赶回去。刚踏进村子就听到,爸爸在几天前离世的噩耗。于是,泪奔到家,妈妈已经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我扑向她的怀里恸哭起来,悔恨当初不该那么任性。妈妈喜极而泣,擦着泪水感叹:‘总算把你盼来了。’边唠叨:‘你要是早几天回家见到爸爸,带来的补品就不会成为祭品。’”
说到此,J导游哽咽了。她稍作停顿又诉说道:“科技再先进也买不到后悔药,我失去了孝敬父亲的机会。所以,各位叔叔、阿姨,在外游山玩水,别忘了带点补品给长辈。最后祝你们的爸妈健康长寿!”
J导游给满车的游客上了一堂做孝顺儿女的课。这时,旅游大巴停靠在一家养生堂门前。中老年游客踏进门店,刚才憋着的一股强烈消费欲,几乎以宣泄情绪的方式,争相购物敬孝父母。接着,旅游大巴又驶向第二个“景点”,另一家延年益寿的专卖店。
就在旅游大巴赶往第二个“景点”的路途,中老年游客逐渐冷静下来,看清了“庐山真面目”:J导游推荐的商品,和个别游客之前购买的一些保健品类似,效果并没有自诩的那么神奇有效,实质是给大家开了一个煽情促销会,她可根据游客的消费额从中牟利。
车厢里又传来J导游的话语:“接下来,我们要去最后一个地方。到时候各位叔叔、阿姨,给我一个面子,进商场兜一圈,凑凑人数即可,买不买跟我没关系。”但当注视着从商场出来的游客一个个空手而归时,她大为不满,仅用一个人称代词的“你”,暗骂众游客吝啬。“你,就是那种人!”这句话直接刺入每位游客的心。几位游客站了出来,朝她调侃:“我们的爸妈刚来电话叮嘱:‘切勿冲动消费’。”此话引爆整车的中老年游客解气般的哄堂嘲笑。J导游的戏法被揭穿,一脸尴尬。
虽然,旅游行业也日趋规范。但是,日常生活中不冷静的中老年消费者还常有,需要大家彼此提个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