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李住在一个建成16年的小区,小区内老年人很多,虽然加强了内部安全,可业主的废旧物品无法处理,十分不便。物业部门得知后,立即作了研究,安排清洁工把此事承担下来,谁家若卖废旧物品均上楼入户服务,价钱公道,公开透明,受到居民欢迎。除此之外,物业主动垫资为小区重新铺设了道路地砖,规划了停车位,专门划出一块地方,由近郊的一对农民夫妇定期售卖新鲜蔬菜和水果等,这些招数使物业和业主关系不断融洽,物业费交纳也变得顺畅有序。
随着商品房市场的逐步发展,加之一些旧楼区的改造升级,实施物业管理的小区越来越多,规范、有序、安全正成为居民新追求,这种服务模式显然得到了认同和共识。不容忽视的是,有些物业公司眼中只认钱,每月收取管理费当仁不让,热情过度,可应尽的责任却敷衍了事,扯皮推诿,对业主的权益漠然处之,管理名不副实;有的尽管守职守责,对业主呼声却不闻不问,从不与业主沟通。久而久之,缺少了理解和共识,关系疏远,纠纷不断。
客观地讲,物业管理应该还是一个新事物,有些工作仍处于摸索阶段,相应的管理条例也要循序渐进地完善,业主和物业之间需要磨合适应的过程,双方理应给予理解,宽容大度。但应强调指出的是,管理的内涵是服务,倘若能给业主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将心比心,换位思考,自然会交费及时,支持工作,步入良性循环。比如,在日常工作中,不妨把自己当作业主,想一想他们在生活上还有哪些问题急需解决帮助,听取意见,开门纳谏,打破界限,延伸服务,开展义务为居民收废品、准备汽车、自行车打气气泵、代收邮件和快递物品、预订报纸、联系出租车、购买日用品等服务项目,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琐碎事,给终日上班奔忙的双职工家庭会造成很大困难,一旦由物业代劳操作,不仅解决了生活难题,还会留下温馨与惬意。
不少事情就是这样,你越是斤斤计较,寸利必争,对方越是会增长逆反心理,不买你的账;与之相反,转变观念,找准位置,主动服务,设身处地为大家分忧解难,看似干了些份外之事,增添了平日辛劳和成本消耗,但由此所赢得的民心和信誉恰恰是千金难买的。宝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