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济全球化的问题,李克强表示,自由贸易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基础,是贸易公平的前提,限制贸易自由就会带来贸易的不公平,至于贸易中出现的问题和争端,要考虑彼此国情,通过平等协商、互谅互让,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平衡点,尤其是在国际多边规则下,应一视同仁,不能将单边规则强加于人,最终实现优势互补、双赢多赢。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李克强说,推动包容性增长,离不开各国自身的努力。各国能否利用好机遇,加快经济发展,解决好失业、收入差距拉大、贫困等问题,主要还是取决于自身的选择和行动,这就需要在发展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国情来打造普惠发展的模式,来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来改革面向未来的教育和培训,增强劳动者在产业变革中的适应性,以化解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同时加大对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让发展惠及人人。
就业是包容性增长的根本。李克强表示,近年来,在世界经济低迷的大环境中,中国经济之所以能保持平稳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包容性不断增强。我们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扩大就业,创造就业岗位,而且确保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个人稳定就业。就业的渠道要开辟,就业的岗位要增加,就必须扩大全社会创业创新的参与度,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是包容性增长的核心要义,也是当代中国创业创新的特征。中国的创业创新,因其“众”而成其快、成其势、成其强,是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有效途径。
在谈及中国经济时,李克强表示,中国经济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经济指标运行中有令人欣慰的方面,内在结构的变化更为可贵。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了更强的稳定性和持续性,而且给世界会带来更多的机遇。我们完全可以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我们会仍然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加快转型升级,增强内生动力。
本届论坛围绕“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包容性增长”这一主题,就重塑未来应对能力、反思治理原则、重设全球框架等不同议题开展200余场各类分论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