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食瓜,本为防暑降温。清人赵翼有《西瓜》一诗:“热鏊(平底锅)翻饼困炎歊(热气),只有凉瓜可沃焦。不是甜冰是甜雪,满瓤到口即时消。”沃焦本是传说中的山名,海水注者无不烧干。现瓜瓤入口即消,大可带走暑气,起到降温奇效。
受此启发,古人进而在盛夏季节,将瓜瓤直接贴在体肤上,以期战胜酷热。也有赵翼的诗句为证。这首题为《暑不可耐劈瓜六片缚于胸膈项背以敌炎歊戏书》的诗,短短四句:“抱冰应笑越王痴,贴得瓜瓤冷沁脾。翻似漆身为癞子,满身红得血淋漓。”
越王抱冰的典故出自《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越王念复吴……苦身劳心,夜以继日”“冬常抱冰,夏还握火”。“冬寒抱冰,夏热握火”与“卧薪尝胆”一样代表励志。作者以勾践励志之远例,引出瓜瓤敷身之近事,虽是“戏书”,但绝不凭空,而是实事直说。满身贴了瓜瓤,表皮当然凹凸不平,就像战国时晋国的豫让“漆身为厉”那样一个“癞子”了。又因瓜瓤色红,“满身红得血淋漓”,确是既直白又形象的实录!
尽管瓜瓤可以贴得冷意沁心脾,但现在的降温措施要先进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