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明明周边没有其他杂音,却有人隐约好似听见汽车的嘟嘟声、虫子的叫声、嘈杂的说话声、潺潺的流水声等。耳鼻咽喉科专家指出,这有可能是耳鸣在作祟。也许你认为耳鸣是个小问题,忍忍就过去了,实际上耳鸣的危害远非想象中那么简单。
■ 耳鸣预示何种疾病
据耳鼻咽喉科专家介绍,耳鸣的病因和影响因素甚多,许多疾病都可以伴发耳鸣,同时耳鸣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也密切相关。
中耳病变:中耳病变导致中耳传音机构的阻抗发生变化,声能传导受影响,同时由于骨传导相对增强,使体内声音传导加强而产生耳鸣。
外耳疾病:外耳道耵聍栓塞时,耵聍腺分泌过旺,与脱落的上皮细胞、异物积聚,阻塞外耳道,影响听力,导致耳痛、耳鸣。
中枢病变:听觉中枢病变从耳蜗神经核一直到大脑听皮层的听觉传导通路都可能有病理改变,或伴有传出神经功能障碍,延脑背外侧综合征等。这类病变引起的耳鸣非常顽固。
全身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贫血、高血脂、甲状腺机能亢进或减退、肾脏疾病、糖尿病、神经退行性变、炎症、外伤、药物中毒等均可能引起不同程度的耳鸣。
心理因素:耳鸣可使患者产生一系列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又可让耳鸣加重,心理状态与神经类型均与耳鸣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 如何正确对待耳鸣
如果耳鸣较轻,通过休息或调整生活规律可以缓解,有时自行按摩或针灸耳周的穴位可使耳鸣消失。如果耳鸣持续不消失,则应到医院检查,找出病因,及时进行治疗。如因患某些全身疾病所致耳鸣,则应治疗全身性疾病。重要的是寻求耳鼻咽喉科大夫相助,查找耳鸣原因,以确定科学的治疗方式。
■ 怎样把握好耳聋治疗时机
耳鼻咽喉科专家提醒,久鸣必聋,出现耳聋后,治疗首先要注意的就是把握好治疗时机,一旦发现耳聋疾病,就要及时进行治疗,对耳聋疾病的治疗越早,恢复的效果也就越好,如果耳聋病情达到了一定程度,可能治疗效果就会很差,但是还是能够缓解症状的。
活动信息
专家特别提醒,患上耳鸣、耳聋后,千万不要盲目治疗,应及时就医,少受痛苦,且少花冤枉钱。为此,新民健康特邀耳鸣、耳聋专家为你宣教答疑,并有机会获得专家面对面宣教交流的机会,凡有需求的读者可以通过以下报名方式(任选其一)获取有关耳鼻喉疾病防治的医学健康科普知识:
1. 拨打咨询热线:021-52921348
2. 发送短信“耳鸣耳聋+姓名+联系方式”至13636588970
报名截止时间:9月6日15:00
【特邀专家简介】
陈庚甲
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从事耳鼻喉专业多年,有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擅长治疗耳鸣、耳聋、中耳炎、耳膜穿孔、鼾症等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疑难病。曾多次参加国际耳鼻咽喉学术研讨活动,并在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10余篇。
王金明
主任医师。从事耳鼻喉科临床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急慢性鼻炎、鼻窦炎、鼻息肉、鼻甲肥大、耳聋耳鸣、慢性咽炎、鼾症等疑难病症。多次参加国内国际耳鼻咽喉学术会议及耳鼻咽喉医师培训班,在相关医学杂志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