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进口车市场结构来看,一季度三大车型均实现增长。其中MPV增速最快,达到76.4%;轿车同比实现24.2%的增长;占据58.8%市场份额的SUV增速反而最慢,仅为12.8%。进口SUV在过去5年市场份额一直在60%以上,其市场份额下降受国产化影响较大。从车型分级看,B级、C级份额进一步扩大,分别达28.5%和36.6%。3.0L以下排量份额略有下降,但其中1.5-2.0L份额增长明显。3.0L以下排量份额相较2016年全年下降0.4个百分点至90.2%;1.5-2.0L排量区间以43.3%的份额保持第一大排量区间。
另外,一季度进口车的品牌集中度有所上升,第二集团竞争激烈。前十品牌中,除丰田、路虎和奥迪出现下滑外,其他品牌的进口量均实现增长。其中,大众、林肯的增速超过100%。此外,受益于2017年一季度终端销售的增长及行业库存压力的减轻,进口车市场终端成交价格优惠幅度收窄,2017年3月市场整体平均优惠7.1万元,优惠幅度达11.5%。
一季度传统3大港份额日趋稳定,其余16个口岸角逐一成市场:上海港以35.2%的份额继续成为第一大港,天津港、黄埔港以32.4%和25.1%份额分列二、三位;广州港份额首次位列前五。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进口车供需双旺带动了平行进口的高速增长。数据显示,3月份平行进口1.76万辆,环比增长58.56%;一季度平行进口3.98万辆,同比增长51.9%,第一次达到进口车总量的15.1%。平行进口车有很大的增速主要还是因为政府的鼓励。此外,部分厂商取消限制也使平行进口数量实现较大增幅。
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一季度新能源汽车进口量达到5791辆,同比增长148.2%,占比达到2.2%;纯电动汽车进口量占新能源汽车进口量的比重达85.3%,相比2016年大幅增长15.6个百分点。
2017年进口车市场回补库存状态二季度有可能得以延续,使得进口量有所增加。另外,从一季度来看,经销商交付客户的数据只有不到1%的增长,说明进口车终端销量复苏还比较弱,今后三个季度进口车销量的可持续性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李永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