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脏乱卖活禽
5月11日上午,记者来到灵岩南路思浦路口。在思浦路这条短短四五百米的马路上,聚集着售卖蔬菜、水产、鸡鸭、南北货等的各色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买菜者众多,完全是一个热闹的露天菜场。记者观察到,这条街上的商贩分为两类,一类在居民楼底层破墙开店;另一类没有门面店,直接在居民楼大门前乱设摊做生意。占道经营、垃圾遍地,马路两侧人行道活生生被吞没,没有可行走的空间。在一处水产摊位前,三个小贩在店门外“大摇大摆”刮鱼鳞、清洗水桶,使得人行道上污水横流,压根不能走路。
不仅环境脏乱,食品安全同样让人摇头。记者看到,这个马路菜场里竟有两家售卖活禽的商户,有顾客看中要买,他们当场宰杀售出。按本市规定,为防止禽流感,活禽交易应在指定交易市场进行,只有经过验收的商贩,才有资格对外销售活禽。眼看气温节节升高,违法商贩如此“公开”贩卖活禽,能否吃得安全让人担忧。
菜价便宜生意火
附近一位居民朱阿姨说,在她印象中,思浦路的马路菜场至少存在了三四年之久,“环境太差了,以前没有的,后来一家开出来了,大家都开了。”朱阿姨说,马路菜场就开在居民楼楼下,距离近,所以许多居民都爱到这里买菜,也不进正规菜场了。“主要是便宜。”由于不进正规菜场不用交摊位费,马路菜场的菜价相对便宜,更招生意。
在思浦路马路菜场的不远处,离开此地步行仅需5分钟,就有一个正规菜场:灵丰农贸市场。记者发现,市场内摊位品种齐全,人气也不差,没有想象中的冷清。在随访中,不少居民直言,思浦路价格有优势,有人还会专门坐一两站公交车过来买。一位居民举例,一斤青菜如果正规菜场卖4元一斤,思浦路上只要2元多一斤,蔬菜、鱼等每斤差价有一两元。“这样一个月小菜钱能节省下百把块啊。”不过,也有居民表示,思浦路马路菜场有缺斤少两的现象,自己还是习惯去正规菜场。
月底即将再整治
5月15日上午,记者联系到三林镇杨思社区综合办公室。关于思浦路上的马路菜场,相关负责人瞿女士表示,马路菜场的问题存在已久,执法部门数次整治,无奈总是治不了根,“整治一段时候后又开出来,反反复复,总是回潮。”瞿女士介绍,本月底将启动新一轮整治,这次城管中队将联合市场监督部门执法,除了占道经营,还将重点取缔无证无照商户,争取整治后不再出现回潮。
数次执法为何屡屡回潮?三林镇城管中队一位费队长叹苦经,城管中队对思浦路乱象整治过不下10次,想不到的是,好几次在执法过程中,不仅卖菜商贩“暴力抗法”,买菜居民还会“围堵”城管队员,帮着小贩说话,间接阻止队员正常执法。“存在时间久了,居民们在这里买菜都习惯了。”费队长说,有关部门曾引导过这些商贩去正规菜场内,但不少商贩进驻菜场后发觉里面没有露天摆摊生意好,又退出菜场重新回到了马路上。
费队长透露,月底的整治不是“小打小闹”,城管将首先联合市场监督部门关闭一批无证无照、卫生不过关的商户,尤其是可能产生极大危险的违法活禽交易。此外,为彻底杜绝回潮,还计划在思浦路人行道上设置隔离栏,并联合辖区派出所安装探头实时监控。
本报将持续关注后续情况。
本报记者 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