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古镇新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20年01月2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家门口就能上班,真好”
樊佳琪
  和往常一样,任辉陪母亲吃好早饭,骑上“小电驴”,一会儿就到了上班地点——泗泾大润发超市。整理货架、核对商品、贴标签,上了9个月班,任辉从开始的“战战兢兢”变得“胸有成竹”了,自信满满地开启了他全新的职业生涯。

  任辉的父母是回沪知青,1966年奔赴新疆,1983年回到上海。回沪后,由于任辉只有小学文化水平,找工作困难。从港口码头修理工到学校的食堂厨师,任辉一直干的是辛苦活儿。任辉坦言:“这些工作都没有社保,工资也不高,其间,自己还有几年待业在家,靠父母的养老金度日。”

  2016年11月,任辉申请的经济适用房审批通过,一家人终于有了稳定的落脚点。没想到,生病的父亲搬到泗泾没多久就去世了,母亲就成了任辉的牵挂。可是家在松江,工作在上海市区,食堂大师傅的岗位要求任辉早上6时到岗。每次从松江的家里去上班,任辉凌晨4时就得起床出发。为了不影响工作,任辉工作日基本不回家。任辉的母亲何阿姨找到泗泾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想碰碰运气,看能不能帮儿子找一份家门口的工作。这一问,泗泾就业援助员柏跃珠二话不说就应了下来。柏跃珠对记者说:“从2016年开始就帮任辉留意工作,因为他只有小学学历,介绍了好几个工作都没成功,直到今年春天终于有了好消息,最终帮任辉找到了超市理货员的工作。”

  柏跃珠是松江339名就业援助员之一。就业援助员深入一线,直接面对群众的急难愁事,深化职业指导预约服务,为各类困难求职者答疑解惑。

  今年,仅柏跃珠一名就业援助员就完成了17名困难群众的就业问题,而全区实现了帮扶460名长期失业青年就业。

  就业困难人员难以就业的重要原因主要是技能水平低或缺乏转岗技能、创业能力,提高就业困难群众的职业技能是稳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今年,松江开展了多项职业技能培训,覆盖人群33729人。任辉就是其中之一。在家门口找到工作让任辉有了一个安定的生活,何阿姨也了了一桩心事:人老了,就“想孩子在身边,一家人团圆就是幸福。”

  《松江报》记者 樊佳琪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古镇新闻
   第03版:生活指南
   第04版:泗水艺苑
区领导和镇领导班子成员走访慰问优抚对象及困难家庭
压力扛在肩上 仁心搁在心底
“在家门口就能上班,真好”
泗泾镇防治、防灾更“聪明”更“人性化”
镇总工会举办“带副春联回家乡”活动
扫一扫
广告
古镇泗泾古镇新闻02“在家门口就能上班,真好” 2020-01-25 2 2020年01月2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