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一版要闻
     
本版列表新闻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关键需要权利人的积极性
  电梯和使用者的安全密切相关,可谓人命关天。因电梯故障导致的伤亡事件一段时间以来时有所闻。尤其住宅电梯,除了管理上的问题,大多还和设备老旧失修或未及时更换不无关系。据网上近日披露的质监部门统计,截至今年5月底,由于管理责任不清、维修费用难落实等问题,上海市百余个住宅小区发生了电梯使用管理纠纷,涉及电梯一千八百余台。使用年限越长,问题越多;业委会管理越不成熟,维修基金越少,也越容易出现物业、业主互相扯皮的情况。上海目前有六万五千多台电梯在运行,其中不乏超龄服役的电梯。电梯危机已成为不容回避的社会问题。

  作为商品房的权利人,业主除了拥有自己所购房子的产权,还同时对小区内的公共设施设备拥有相应的权利和义务。“自己的孩子自己抱”,这本是所有权利人都应该明白的道理,可现实情况却恰恰相反。由于住宅电梯的权利人是松散的群体,大多数业主平时并不关心,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协调时就投诉信访找政府。某小区高层住宅电梯年久失修,物业出于安全考虑不得不关闭。小区维修资金不足三成不能动用,业委会又没有能力续筹。经过业主上访,最后由当地政府出资解决了这个“民生”问题。另一商品房小区也发生类似情况,业主舍不得花钱更换使用了二十年的电梯,最后是政府出资六成、业主出资四成才完成了“夺命”电梯的改造。花钱消灾,钞票维稳,是很多基层政府面对矛盾、冲突的通常做法。

  这种政府用公共财政为部分权利人埋单的行政行为,在助长“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不良社会风气的同时,也是对其他纳税人的不公平。而造成权利人不愿承担义务的另一重要原因,就是在业主自治过程中,政府的过度干预乃至越俎代庖,使权利人的权利得不到尊重,以至大部分小区迄今不能形成“我的物业我做主”的良性管理机制。而权利被剥夺的后果往往是义务的放弃,因此出现“业主当家政府做主”的荒诞局面是一点也不奇怪的。

  上海新修订的电梯管理新规,把物业公司定为电梯安全的责任主体。初衷不错,效果难说。缺失了权利人的积极性,一旦资金不到位,责任人除了停驶电梯,还能怎样履责?

  拯救电梯危机刻不容缓,但还须对症下药。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业主周刊
   第03版:业主周刊
   第04版:业主周刊
   第05版:业主周刊
   第06版:生活资讯
   第07版:业主周刊
   第08版:业主周刊
   第10版:业主周刊
   第11版:业主周刊
   第12版:业主周刊
   第13版:业主周刊
   第14版:业主周刊
   第15版:业主周刊
   第16版:汽车社区
做业主的“专属定制”管家
小区车库变水库 百余车主维权难
垃圾分类利业主 仅靠物业难长久
纳存量房入公租 长宁嘉定先试点
女童殒命景观池 家长物业各担责
高楼屋顶盖别墅 最牛违建何时拆
关键需要权利人的积极性
报头
社区版一版要闻01关键需要权利人的积极性 2013-08-14 2 2013年08月14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