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参与促进共识
杨浦有近500个售后公房小区,其中建于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老旧住宅,都没有设计电梯。随着上海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民生焦点和热点话题,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一项切切实实的“民生工程”。
虽然杨浦区加装电梯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加装电梯是个专业性、政策性极强的工作,全部交给居民群众自己去实施,确实困难重重。有的时候,居民群众有了加装电梯意愿往往不知何处咨询,或是操作过程中,碰到问题,面对矛盾无处求助,导致整个项目停滞不前。
针对这些问题,杨浦区进一步建章立制、优化管理,成立杨浦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的综合指导和全面推进。同时,在各街道房屋管理办事处设立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指导中心,承办辖区内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涉及的具体事务,提前参与意愿征询、业主协商、矛盾化解工作,促使相关业主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共识。
杨浦区房管局负责人表示,无论居民群众想了解加装电梯的情况,或是咨询加装流程,或是操作过程中产生了难以化解的矛盾,都可以到街道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指导中心去咨询,将坚持“政府扶持,业主自愿,社区协商,各方协同,因地制宜,讲究实效,依法合规,保障安全”的原则,稳妥推进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工作,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和诉求落实好、服务好,提升杨浦宜居水平。
各街道探索有效方法
2015年,东银茗苑小区成为杨浦首个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成功小区。自此,杨浦区各街道陆续拉开了加装电梯的序幕,并相继探索形成了务实有效的工作方法。
殷行街道在发挥居民区自治力量的同时,积极为居民提供各类支撑。今年,街道启动了加装电梯“四个一”工程,即绘制一幅电梯加装地图,编制一本《殷行街道电梯加装自治指南》,搭建一个电梯加装服务平台,启动一批加装电梯项目。目前,街道正与第三方专业机构展开合作,针对辖区内273幢达成初步意向的楼组逐一开展现场踏勘工作,具备加装条件的楼幢标识为“绿色”,完全不具备加装条件的则为“红色”,预计该工作将于6月底完成。
此外,针对电梯加装工作法规政策性强、事务专业性要求高的特点,有些街道也注重引入专业社会力量参与。今年一季度,五角场街道就正式挂牌成立了全区首家专业服务电梯加装的社会组织——“房家美”加装电梯服务中心,政策咨询、异议调处、项目规划、手续办理、后续维保、运营方案等多方面提供专业服务。自成立以来,该中心已分别在10个街道居民区召开了现场沟通会、咨询会,近距离、面对面为居民提供服务,获得群众欢迎。
摘编自 《杨浦时报》